就在朝廷表彰諸有功將士時,秦墨也已率領所部抵達遼西郡,揭開了他執掌遼東的序幕。
陽樂縣,北城門。
公孫瓚、管亥、周倉三位將領,會同遼西郡一幹大官吏,在城門口列隊,迎接秦墨一行到來。
早在一周之前,管亥就已率領五千精銳,帶著遼東節度使手令,從公孫瓚手中接過陽樂縣城防,掃清赴任前的一應障礙。
秦墨剛下馬,諸人齊齊行禮:“恭迎節度使大人!”
“諸位免禮。”秦墨率先走向公孫瓚,笑著道:“伯圭,我們又見麵了,你常年鎮守遼東,往後可要多多助力。”
“不敢當大人誇讚。”公孫瓚神情複雜。
才不到半年時間,無論是官職,還是麾下軍隊,秦墨已經遠遠壓製住他,讓他生不出一絲反抗之力。
心中著實苦澀。
秦墨笑了笑,在眾人簇擁下進了城,入住郡守府。
也是臨時節度使府。
按秦墨規劃,他是準備將節度使府設在遼東郡的襄平縣,正好盤踞在屬地中心,可同時兼顧東西兩麵。
遼西郡還是太靠西了。
進了正堂,遣散無關人員,秦墨召開節度使府第一次會議。
參會人員包括鄧茂、李冰雲兩位助手,張牛角、管亥、褚燕、周倉四位黃巾舊將,鄒靖、許強、趙留雲三位親衛營牙將,以及公孫瓚。
基本就是節度使府的核心班底。
互相見過之後,秦墨直接宣布一係列官吏任免。
任命鄧茂為節度使府長史。
多番接觸之後,秦墨發現,鄧茂此人帶兵打仗不怎麼樣,卻著實是處理政務的一把好手,又是太平道出身,知根知底。
自然要委以重任。
“鄒靖!”秦墨。
“末將在!”
鄒靖神情疑惑,沒想到會被第二個點名。
身為在座唯二正統出身的朝廷官吏之一,鄒靖之前一直很不得勁,總有一種委身敵營的恥辱感。
誰能想到,一轉眼秦墨身份就來了個華麗轉身。
“任命你為玄菟郡太守,明日赴任。”秦墨。
“????”
鄒靖這下更詫異了,抬頭,正好對上秦墨那雙深不見底的眼睛,心中不由一顫,有一種所有心思被看穿的感覺。
“多謝大人提拔!”鄒靖恭敬行了一禮。
一郡之太守,別跟他現在的牙將相比,就是比之他一開始擔任的護烏丸校尉一職,那也是不遑多讓的。
兜兜轉轉,鄒靖仕途竟又迎來春。
著實讓人唏噓。
秦墨提拔鄒靖,一是看出鄒靖跟親衛營有些格格不入,二則也是看中鄒靖鎮壓烏桓的經驗,想讓他充當先鋒。
也算是量才而用。
“褚燕!”
秦墨第三次點名,依舊出乎在座意料。
“末將在!”褚燕出列。
“任命你為昌黎郡太守,明日赴任。”秦墨。
“多謝大人提拔!”
褚燕一時摸不著頭腦,心中卻頗為振奮,很有一種草雞變鳳凰的感覺。
昌黎郡可是一個大郡,位於遼西郡以東,再往東就是玄菟郡,甚至跟遼東郡都有部分接壤。
地理位置不錯。
秦墨提拔褚燕,卻是看中他有鎮守一地的才幹,比之張牛角還要更勝一籌,比較適合出任太守一職。
剩下的遼西郡暫時歸節度使府轄製,因而並不急著任命太守。
至於更東麵的遼東郡、樂浪郡以及帶方郡,眼下都還沒在節度使府實際掌控之下,秦墨也就沒有自取其辱,任命什麼太守。
等掃蕩了叛逆再吧。
至此,這一輪的官吏任命就暫告一段落,管亥、公孫瓚等人仍舊統領所部,暫時不做太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