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名聲大振,很快收獲實際好處,一月之內,典韋、張遼相繼來投。
典韋,兗州陳留郡人。
現在的典韋還隻在當地有名氣,為豪傑之士所賞識。
曆史上,典韋要到董卓亂政,才被陳留太守張邈征召為軍士。因著董卓亂政提前了三年,陰差陽錯,竟跑來遼東投效秦墨。
張遼也是。
出生於並州雁門郡的張遼,眼下還隻在雁門郡擔任郡吏,曆史上,要等到188年才被並州刺史丁原征召。
張遼先在大將軍何進麾下任職,後從屬董卓。
董卓敗亡,又從呂布。
等到呂布敗亡,張遼又投降曹操,成了後來的魏國五子良將之一。
可謂識時之人。
兩員猛將來投,秦墨大為振奮,當即調整遼東軍將領。
授典韋武衛將軍職銜,撥五百最精銳的幽雲鐵騎歸其統領,充當秦墨親兵,隨伺左右。
調昌黎郡太守褚燕為遼東郡太守。
調左軍將軍公孫瓚為昌黎郡太守。
授張遼左軍將軍職銜,代替公孫瓚,指揮五千左軍部隊。
此前,秦墨離開遼東兩月有餘,公孫瓚立刻就不老實,為秦墨所不喜,借機將公孫瓚調離軍中,外放為太守。
對公孫瓚而言,雖然如願以償地上位,奈何手下已無親信之兵。
先是三千鐵騎被秦墨收編為幽雲鐵騎,跟著,好不容易整訓出來的左軍也被剝離,徹底成了一個孤家寡人。
權當是秦墨給公孫瓚的一個教訓,也是給其他文武官吏的警告。
任治才,秦墨絕非勤勉奉公、盡職盡責之人,大部分時間都在當甩手掌櫃,如何禦下就是一門大學問。
秦墨想的法子便是賞罰分明,行霹靂手段,做雷霆之事。
一言而定人前途。
一劍而決人生死。
如此快刀斬亂麻,到也勉強能維持住。
…………
時間很快進入六月。
因著董卓殘暴,袁術、袁紹、曹操、鮑信之流相繼離開洛陽,返回各自家族所在之大本營,招兵買馬。
這時候,世家優勢盡顯。
且不提袁氏這等四世三公之流,就是曹操,剛回到陳留郡,當即就有巨富衛宏仗義疏財,一舉解決了最難辦的錢糧之事。
跟著,又陸續有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人來投。
瞬間就成了氣候。
麵對這等“命之子”,玩家也隻有羨慕的份。
同樣,玩家也慣會見風使舵,眼見曹操終於脫出藩籬,自成氣勢,立馬就趕去陳留郡相投,準備抱住這位魏國之主的大腿。
浩浩蕩蕩,蔚為壯觀!
除各地諸侯之外,玩家領主、傭兵團長也都是磨刀霍霍。
像河間太守杜世豪,花錢從打金工作室購買金幣,再用金幣購買糧草物資,鍛造兵器甲胄,招兵買馬,很快就聚起一支萬人大軍。
這還不包括跟杜世豪合作的傭兵團。
更多的傭兵團則是以州為邊界,開始組建傭兵聯盟。
用意不言而喻。
三國次大陸開放至今也有兩年多,戰鬥玩家,尤其是堅持到現在的老玩家,修為都已經提了上來,一個個戰鬥力爆表。
兩年的傭兵團磨合,彼此之間的配合也已經頗有默契,建立了比較深厚的“戰友情誼”,再不是一開始的散兵遊勇。
這種情況下,傭兵團豈會甘心一直充當配角?
必然是想要有所作為的。
甚至有玩家喊出,要主導這一次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戰役。
來勢洶洶!
可要主導這麼一場大型戰役,僅憑一兩個傭兵團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互相聯合起來,組成雇傭軍。
如此,就有了充分的話語權,幾可與各地諸侯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