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五國伐秦(1 / 3)

秦墨:“這麼說,老將軍答應出山了?”

“……”

在這一瞬間,廉頗知道,他被下套了!

臉給憋的啊,

是點頭也不是,搖頭也不是。

好在秦墨很會做人,拱手行了一禮:“越國若能得老將軍相助,勢必如虎添翼,一舉攻滅秦國。我是真心實意,想拜老將軍為越國大將軍。”

“既是越王厚愛,那老朽就走一遭。”廉頗這才點頭應下。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

將廉頗帶回王城,交給荀彧安置之後,秦墨又再次離開。

五天之後,

秦墨出現在趙國舊都——邯鄲郊外。

也就是李牧隱居之地。

秦滅趙之戰,趙王遷雖然沒有免去李牧大將軍職位,到底還是換了將,徹底寒了李牧之心。

戰爭結束,李牧便搬出了邯鄲,劈地隱居。

眼下的趙國舊地已經成了秦國之領土,隻是因著秦王政也想收服李牧,對李牧的歸隱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順其自然。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同樣堪稱傳奇。

他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嚐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趙破匈奴之戰,

更是華夏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

麵對這樣的李牧,秦墨沒有繞圈子,自我介紹之後,直接說道:“將軍想不想,在戰場上跟王翦再痛痛快快地打一場?”

李牧更幹脆。

轉身進屋,稍傾,拎著一包袱出來,手中握著一柄劍,“走吧!”

巴蜀之地被新進崛起的越國吞並,此事早就在戰國世界傳播開來,李牧剛隱退不久,自然是知曉的。

因而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秦墨大喜。

…………

11月1日,龍川城。

賈詡還在率領使節團奔走各國,秦墨已經為越國覓來兩員大將,命人築拜將台,親自登台拜將。

在吏部尚書荀彧主持下,

秦墨以越王身份,拜廉頗為大將軍,拜李牧為驃騎將軍。

兩位來自趙國的傳奇將領,以這樣一種方式完成了彼此的相遇,再一次攜手,為對抗秦國而戰。

隻是這一次,

故國已成往事,新主才剛登基。

拜將儀式剛一結束,兩位將軍就迫不及待地趕往巴蜀之地,那裏聚集著南越軍九個軍團,以及剛組建的黑水軍第二軍團。

為了不產生衝突,

秦墨特意對廉頗、李牧做了一個分工。

大將軍廉頗坐鎮巴蜀,主要負責整訓南越軍,畢竟歲月不饒人。

精力更加旺盛的驃騎將軍李牧,則主要負責製定漢中之戰的作戰方略,同時完成前期的情報偵查。

秦墨的工作,則是繼續從現實中搬運糧草。

為明年的大戰做準備。

…………

安排好一切之後,秦墨總算暫時閑了下來。

趁此機會,秦墨一頭鑽進了王宮靜室,一邊利用伏龍鼎煉製七十二杆戰魂幡,一邊修煉道術——碎玉訣。

閑暇時則逗一逗黑龍敖缺,試圖從他嘴裏套出更多的情報。

偶爾也會處理一點太上道院事務。

開學之後,太上道院整體還算平靜,學員們要麼閉關修習,要麼仍舊將主要精力投入《洪荒》,並不經常現身。

秦墨比較關心的,是那些衝擊上品金丹之人。

白樺在碎丹之後就回到龍川城,繼續當她的戶部尚書,以期盡快積攢足夠的經驗值,完成第二次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