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燕國而言,割讓趙地給齊國,絕非易事。
論整體實力,
齊國本就略勝燕國一籌。
倘若讓齊國據有整個趙地,此消彼長之下,就算燕國在齊國協助下,擋住了越國攻勢,未來也將麵臨齊國的威脅。
想也知道,
此戰不論勝負,作為主戰場的燕國勢必會元氣大傷。
“怕就怕,前門驅狼,後門進虎啊。”燕王喜麵色凝重。
“那就來一個驅狼吞虎。”太子丹拱手,建議道:“如若不想齊國得逞,那便悄悄聯絡北方匈奴,讓匈奴人跟齊國爭。”
此時的匈奴雖然還不算特別強大,但已經是中原之患。
趙國沒被滅時,趙國大將李牧就曾長期率部抵禦匈奴,將其擊敗,數十年不敢進犯趙地。
到了秦末漢初,匈奴日漸強大起來。
秦始皇時期,秦朝大將蒙恬就曾率數十萬大軍鎮守北方,為的就是抵禦匈奴進犯,以至於國內兵力空虛。
漢武帝時期,更是與匈奴大戰數回合。
燕太子丹此舉,可謂用心險惡,為了削弱齊國,不惜跟異族合作。
大將軍樂毅豁然抬頭,眼中滿是詫異。
燕王喜卻是精神一震,笑道:“此計甚好,就依此辦理。”
“諾!”
太子丹深深行了一禮。
…………
齊國的動作很快。
8月12日,在獲得燕國承諾之後,齊王建當即派剛起複不久的大將田單,率二十萬精銳之師,火速馳援燕國。
說起田單此人,也頗有傳奇色彩。
作為戰國末期齊國最有名的大將之一,田單最著名的戰績便是火牛陣。
公元前284年,齊湣王搞得天怒人怨,樂毅率領五國大軍伐齊。
眼見齊國即將滅亡,危急關頭,田單被趕鴨子上架,率部堅守即墨,以火牛陣大破燕軍,收複失地七十餘城。
一舉成為齊國複國之最大功臣,被拜為相國,封安平君。
可是很快,田單又被齊王猜忌。
趙國得知此事,以為可以撿個漏,便用三座大城加上一些村鎮送給齊國,換來田單,跟著就拜田單為相,封都平君。
後來證明,趙國做了一筆賠本的買賣。
田單一生隻為趙國攻下燕國三座小城,之後就再也沒什麼建樹,直至趙國被滅,被迫歸隱。
秦墨前番往趙地尋將,隻想到廉頗、李牧二人,根本就沒費心打聽田單在哪,可見是個小透明。
因著前段時間諸國啟用舊人,田單這才被齊王重新接回齊國。
可以說,
田單就是“半路出家,一戰成名”的典型,論統兵打仗之能,跟白起、王翦這種一生混跡軍旅的沙場老將根本就沒法比。
就算是在齊國曆史上,怕也比不上田忌那樣的大將。
…………
不管如何,
齊國這一動,立馬攪動了戰國局勢。
原本就“郎有情,妾有意”的魏楚兩國,在春申君、信陵君兩位戰國公子斡旋之下,很快達成“魏楚共同防禦條約”。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在針對越國關中大軍。
8月15日。
楚國又突然起四十萬大軍,開赴西北邊境,隱隱將南陽郡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