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澤王的洞府設在大草原深處的北海,也就是現代說的貝加爾湖。
此地水氣氤氳,
遙看湖麵,碧波蕩漾,宛如內陸中的一座蔚藍小海。
美歸美,
可真是沒什麼好東西。
“就這?”
秦墨將水府上上下下搜刮了一遍,也沒找到幾樣像樣的寶貝,很是失望。
飛出湖麵,掃了一圈大草原周邊,注意到,還有一條巍峨聳立的山脈,其中就有著名的阿爾泰山脈、肯特山脈等等。
“嗯,既然這裏還是要讓給妖族,不能便宜了他們。”
秦墨當即施展大法,轉了一圈,將這些山脈地底孕育的靈脈全數抽取出來,注入到三國洞天的山川之中。
等於是變相,加速了三國洞天的靈氣複蘇。
既然三國洞天成了九天玄刹塔的“內世界”,秦墨沒理由說,一直讓三國洞天的靈氣濃度維持在低水平。
連個結丹期修士都孕育不出來。
因著通天柱的存在,從寶塔底層雷池煉化出來的靈氣,其實,已經有一部分注入到了三國洞天。
隻是,
以三國洞天的體內,這種速度實在是太緩慢了。
有了這些靈脈的注入,三國洞天的靈氣濃度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百餘年內,就有望提升到誅仙次大陸的水準。
意味著,
至少可以孕育出化神期高手。
秦墨站在蒼穹之上,俯瞰著腳下這一片他重塑塑造過的大地,眼眸之中,竟罕見帶著一絲感情。
就像這腳下大地的上千名百姓,是他的子民一般。
“也罷,我就再推一把!”
有了天地靈氣,還未見得能培育出高階修士來,還得有人傳道,至少要傳下相應的修仙功法才行。
總不能讓土著去憑空創造吧?
或許可以,
但那絕不是十年、百年就能做到的。
像《神宵真法》這種級別的道法,可是道祖級的存在,消耗數萬年的光陰推演出來的,是真正的稀世珍寶。
想到這,
秦墨右手一翻,出現幾枚玉簡,裏麵記載了一些他搜集的低級功法,其中就包括《太極玄清道》。
“去!”
秦墨手掐法訣,玉簡化作道道流光,投入下方山川之中,等待有緣之人。
做完這些,
秦墨還覺得不太過癮,展開神識,直接搜索三國洞天是否有修道的天才人物,別說,還真給他找到一人。
那是一位老者,約莫五十餘歲,住在村外的一座茅屋小院。
看氣度,
又不像農民,到像是一個讀書人。
“有點意思!”
秦墨一下來了興趣,身形一轉,化作一仙風道骨的耄耋老者,收起窮奇,架著白雲,悠悠往那院落飛去。
…………
按照正常曆史,三國最後歸於晉,又曆經西晉、東晉兩朝。
可因著秦墨的橫空出世,愣是挽大漢王朝於將傾之時,後三國次大陸又遭遇無妄之災,導致改朝換代。
陰差陰錯之下,
讓秦氏一族竊取了帝位,可見一飲一啄,皆是前定。
朝代更迭雖然已經地覆天翻,但是百姓的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倒也大體遵循了曆史洪流,該出現的曆史人物,也大都出世了。
隻是人生際遇,
肯定跟曆史上大相徑庭就是。
按照時間推算,此時的三國洞天該是公元410年左右,曆史上已經進入東晉末期,即將進入南北朝時期。
滾滾滾紅塵之中,卻有一人,或許是因著秉性根腳的緣故,一生際遇,竟出奇地跟曆史上大致吻合。
此人,
正是自號“五柳先生”的東晉田園派詩人陶淵明。
哪怕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朝政開明,人文開化,卻還是在官場縷縷受挫,心灰意懶之下,終於在“知天命”之年,選擇了歸隱田園。
這一日,
陶淵明正在南山下,為他那一畝地的豆子除草。
到底是文士,五穀不勤,哪怕歸隱了幾年,陶淵明的農活仍舊很悉數平常,地裏的野草遠遠多過豆苗。
也不知道,
等到豆子成熟,能收獲幾許。
雖然累的腰酸背痛,吃著粗茶淡飯,陶淵明卻也樂在其中,似乎從中獲得了來自精神層麵的自由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