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長救人(2 / 2)

嘉靖臉色凝重,若有所思,半晌說道:“道長所言,朕照辦。隻是宮內之事,頗是蹊蹺,若不去查辦懲戒,恐以後要生事端,朕想起壬寅宮變,還心有餘悸。”道長微笑道:“皇上,您也看見,剛才貧道臉色疲憊,是何原因?皆因貧道不能解救生靈,以致冤情將發生,老祖怪罪於我,貧道隻能承受。”

嘉靖眼睛閃著光芒,對道教的執迷,使他虔誠至極,他盯著道長,心想:這陳道長,是邵真人推薦於朕,朕也相信此人法術,邵真人精通易經,施法求雨,占卜預測,無一不準,朕對他佩服至極,可惜邵真人去世,他向朕推薦了陳道長。在朕心中,陳道長得邵真人真傳,朕最是佩服羨慕,可陳道長不同於陶文,不能隨侍於朕,他醉心於參禪悟道,道術更勝一籌。這次所說解救生靈,難道有大的災難發生?有冤情發生,是宮中還是另有所指?

陳道長似是看出皇上所想,他微微一笑,道:“皇上聖明,皇上能廣納慧言,悟道開解,真是大明之福。您也知道,趨吉避凶,人之本性,世間之事,因果循環,貧道竭盡所能,保得皇上及宮中平安。”皇上臉上有了一絲笑意,對陳道長道:“道長是高人,朕急招你入宮,便是求得平安,驅除煩憂。朕學道悟道,去病健體,長生不老,還望道長指點。”陳道長便說道:“過幾日貧道作一場法事,懇請老祖消除汙穢,驅除心病,讓皇上寧神靜心。

皇上說道:“這自然好,道長方才說有冤情,不知指的什麼?”陳道長坦然笑道:“皇上,道家之法,一切在悟,冤情具體指什麼,可將近日宮中發生之事聯係,必能得出結論。”嘉靖微眯眼睛,似在想著,忽然說道:“難道壬寅餘孽之事?還是杜康妃的事?朕的事,後宮嬪妃從來不敢管,可這杜康妃不知怎的了,那日竟大膽說朕,朕何曾讓宮中婦人說過?朕何曾偏聽偏信?朕經曆大禮儀之爭,與奸臣佞臣鬥智鬥勇,承受喪子之痛,經過壬寅宮變,朕都未像現在這樣,心神不定,不知是何原因?”

陳道長道:“皇上,杜康妃當麵拂逆,是她不對,不過,杜康妃一向性情柔順,知書達理,她這樣做,也是對皇上一片衷心,畢竟她是裕王母親,裕王年紀幼小,需要母親照顧,皇上還是酌情考慮。如今皇上心神不寧,定是為壬寅宮變的事憂心,貧道做法後,便能安神。”皇上點頭道:“既然老祖有聖明,朕辦了就是,王佑,快去把杜康妃放了,怡安宮一切照舊。”王佑遂轉身出門。

陳道長又和皇上說了會話,便告辭離開。回到道觀,便準備作法事宜。過了幾日,陳道長排開陣勢,做了法事,也許是心之所想,皇上的病竟漸漸好了,他對陳道長更加信任。陳道長趁機進言:“皇上,一切都好起來,哪有什麼餘孽之事,貧道作法,驅除一切汙穢東西,自此後,皇上便可高枕無憂,誰要提起壬寅宮變餘孽之事,就是和皇上過不去。”嘉靖讚同,下了旨意,對宮內餘孽之事絕口不提,宮中風波漸漸平息。

王佑帶著常寬等人來看陳道長,還提了名茶等禮物,陳道長頗是喜歡,客氣謙讓一番。兩人坐下後,道長命人上茶,兩人開始品茶。王佑雙手抱拳,恭敬笑道:“杜康妃的事,感謝道長,若不是道長出麵,娘娘還不定耽誤多少時辰呢!裕王這下好了,若是事情不定,又不知要生出怎樣的變故!”陳道長微笑道:“宮中之事,頗是複雜,公公盡力保護好裕王,也不負我師父當年預言。”王佑笑道:“邵真人當年預測,幾位皇子之中,最看好三皇子裕王,要我們珍重對待,當時,還發生了送錯金寶金冊的事,太子的寶冊送給裕王,似乎冥冥之中暗示,裕王好運垂青,是左右乾坤之人。”

陳道長麵上嚴肅起來,說道:“王公公,此話說來尚早,咱們盡力就是,裕王以後如何,看他造化,不過,若要做到九五至尊,必要經曆一番磨難。若是師父當年所言,若幹年後驗真,那師父之名可以流放百世。”王佑道:“陳道長,你師父設壇布蘸,祈風求雨,每每靈驗,早就名聲在外,許多事傳到民間,成了膾炙人口、令人神往的精彩故事。”陳道長微笑道:“師父確實厲害,貧道跟他學道十多年,修為漸進,悟道參禪,還需苦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