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分崩瓦解(1 / 2)

幾個兒子圍在父親身邊,看著身體孱弱,形容枯槁的父親,想著以前父親的偉岸挺拔和瀟灑飄逸,兒子們傷心痛哭,張先生輕撫兒子靜修的頭,道:“孩子,你才十三歲,以後要聽娘的話,像哥哥們一樣,學習經書,報效朝廷。敬修,你是老大,一定要保護家人周全,看顧好府裏的親人。為父做官多年,知道官場險惡,仕途難料,所以請你們要善查慎思,明理自恃,顧全大局,做一個有氣節的讀書人!”

兒子們都痛哭不止,老大張敬修哽咽道:“父親,您到現在還放不下我們,兒子不會讓父親擔心,以後府裏或弟弟們有事,我會擔待著,讓奶奶和母親安度晚年。”張先生點頭含笑,用最後力氣道:“你們好自為之吧!”罷溘然長逝。

眾兒子痛哭流涕,哀悲聲不絕於耳,整個張府都沉浸在悲痛之鄭張居正就這樣走了,帶著他無盡的遺憾,和對家饒眷戀,離開了人世。他的去世,對大明來,是莫大損失,因為他的離去,朝廷格局發生變化,那些執政者和隨風倒的看客,以及誹謗他的人,堂皇登台。

先生去世消息傳至宮中,太後、皇上都悲痛不已,皇上更是下令百官停朝三日,穿著孝服守靈。哀樂聲聲,嗚咽悲鳴,皇上親封張居正“文忠”稱號,並將張府懸掛“上柱國”,以示尊重。

慈聖太後在聞知張先生病逝消息,內心極度悲痛,她和張先生交情,自和別人不同。在臨別人世之際,先生鼓足勇氣,出了他對太後情誼,那是怎樣的刻骨銘心,情深似海!相互的欣賞傾慕,共同追求,鐵三角的政治生涯,互相依存,彼此信任,那是生存之道,更是靈魂深處的相伴!

當初太後克製自己,怕生是非,躲避謙讓,一切為了鈞兒,讓他能夠早日成為明君,她隻好稱是九蓮花娘娘下凡,為了鈞兒,她不僅自己親政,更是為鈞兒大力支持改革,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兒留下富裕江山。

可是,為了鈞兒付出這麼多,鈞兒當皇上合格嗎?這幾年觀察,鈞兒越來越難理解,尤其是娶親以後,變得日益奢侈,經常喝得酩酊大醉,身後有孫海這個閹人,宮裏有鄭妃,這些人不是省油的燈,攛掇皇上生活奢靡,醉心於享受。

每每想到這裏,太後便身心不安,以前先生在時,還可以有事商量,先生的威嚴,皇上還要忌憚一下,如今,先生走了,無人再能管束,以皇上心性,執拗頑固,重情耳軟,又不知生出怎樣的變故?自己力不從心,罷了,這些煩饒事都不管了!

太後悲傷之餘,身子日益憔悴虛弱,竟至病倒。皇上聞訊急忙趕來,在太後榻邊噓寒問暖,皇後更是在身邊衣不解帶的侍奉,過了數日,太後身體漸漸康複。皇上來看她,試探性的起了他們單獨見麵的情景,太後知道皇上起了疑心,是的,皇兒不容張先生,更容不下這份情。

太後惦記著張先生,為他進行祭奠超度,期望他到極樂世界,沒有傾軋和爭鬥,快樂幸福相陪伴。到了蓮花寺,主持出來迎接,寺廟裏早做好了準備,進行盛大的祭奠。主持默念地藏菩薩本願經,進行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