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苦修士一脈的秘聞,神話人物的蹤跡!?(求訂閱!)(1 / 2)

蓑笠郎沒有絲毫藏私的打算,將《大夢三千》法中蘊含的道和理娓娓道來。

當然,這些道和理,隻是蓑笠郎自身領悟和知曉的,並不是《大夢三千》之法的全部。

可是,即使是如此,也不是人人都能聽懂《大夢三千》法中蘊含的道和理。

在場大部分人雖然被《大夢三千》法中蘊含的道和理所吸引,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但卻猶如在聽天書,隻覺得其中的道韻悅耳,卻不知其意。

隻有少部分人能夠從其中明悟部分道和理,窺得《大夢三千》的冰山一角。

即使是論道台上的天驕們,要是想單從蓑笠郎論道中完全掌握《大夢三千》之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或許,隻有雲老親自前來傳道,才能讓這些天驕有所悟,從而完全領悟《大夢三千》之法。

這就像是凡人傳道和聖人傳道。

凡人傳道,往往需要言傳身教,耗費數十寒暑的時間才能將道真正傳下。

但是聖人傳道往往在一言兩語間,就能讓人悟道。

這是境界和層次的不同,從而導致的結果。

但是,陳若青與其他人不一樣。

陳若青擁有遂皇體,雙眼可以看見萬法中蘊含的道於現實的留痕,從根本出發,推演萬法。

此時,萬法之眼中,無數的道痕正在不斷的排列、變化、組合,全力推演著《大夢三千》之法。

陳若青心有所感,知道《大夢三千》之法於自己將會有難以言喻的大作用。

現在,陳若青最缺的就是時間。

呼吸法需要時間、靈藏法需要時間、《輪回掌》需要時間、修煉需要時間...

如若陳若青真的能夠掌握《大夢三千》之法,可以做到一夢一世,那麼這夢中一世的時間,就是陳若青多出的時間。

甚至,有可能的話,陳若青還可以推演琴之一道。

陳若青身為琴之一道和靈藏法的創始人,心有所感,覺得琴之一道除卻以琴練心之法和以琴練髒之法之外,於靈藏法還有大用。

鳳初境絕對不是靈藏法的重點,鳳初境之後,肯定還有境界。

或許,這鳳初境之後的境界,就與琴之一道有關。

不知不覺間,蓑笠郎的論道結束了。

因為蓑笠郎所論之法不是自己所創,故此在論道之時沒有異像生成,但所有人都不會小覷蓑笠郎。

且不說蓑笠郎是此次論道盛會的論道九子之一,單憑蓑笠郎是雲老傳人的身份,就無法讓人小覷。

蓑笠郎論道結束之後,就隻剩下陳若青、王家女、劍聖子和苦修士沒有登場論道。

其實,論道場內得到眾人,對於陳若青才是最好奇的,其他人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什麼。

但是對於陳若青,眾人都不了解,也不知道陳若青是因為什麼而登上論道台。

因此,如果可以,他們非常想要聽一聽陳若青的論道。

即使是雲老,對於陳若青也是十分好奇。

雲老知曉陳若青是來自天荒世界,也很看好陳若青的潛力。

可是,雲老萬萬沒想到,初次來到雲夢澤,初次參加論道盛會的陳若青,竟然能夠登上論道台,成為論道九子之一。

至於黃粱殿的事情,因為黃粱殿的特殊性,雲老隻能知曉多了呼吸法的傳承,卻不知曉是何人留下了呼吸法的傳承,也不知曉呼吸法傳承的具體內容。

論道場內,視線聚焦最多的一個人就是陳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