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鸚鵡義氣(1 / 2)

南華報、作為京報的試運校

徐茉茶看寶器。

寶器、哪在意這虛名。

何況,誰還不知道我們整的是姐姐整的?

徐茉茶想:“即便是試運行,就得試出有用的東西,這準備,也得半年多。”

所以,扈伯載就有時間了。

而京報,光是報社,明年底能弄好都是快的。

若是拉上順善夫人,她隨手幫忙,修房子還是能快些。

老夫人、也不插手別的,找點事做?

徐茉茶覺得挺好,或許就給老夫人揚名了,女學這事兒,還不如報紙,做到哪算哪吧。

或許一事無成,徐茉茶奔放:“這還得一筆投資。”

大家給算算,這投資自然是得多,不用整那報社,先弄個地方就好。

量沒那麼大,整個都會變得靈活。

徐茉茶:“邸報能弄到,所以,報紙隻要兩版,一版是邸報選的,加南華路一些事;另一版,就是向民間,民間的事民間好玩的,這個連載很不錯。”

所以要寫話本?掉頭發。

沈顥樂:“南華路六十縣,每縣三人,一明,一暗隻要當地就夠,再聯絡一個監督。明的六十人,印刷二十人,差不多是一百人。”

錢永寶問:“賣呢?”

沈顥:“讓別人去賣啊。隻要有的賺,不得主動去要?這塊成本就省了。光是這,就得一萬兩銀子左右。”

錢永寶不敢吭聲了。賣了他也沒這些。

沒銀子就沒話語權。可以提意見。

陳回提意見:“既然五日刊,就是要堅持,氣好還好,關鍵是不好時。”

這是要毅力才能做下去的。

不過,徐茉茶覺得:“好的話,留那兒以後也有人買。”

沈顥再來:“這個,用現有的刻印就好了。”

成本,去造紙是不太可能的。

扈伯載再來算算:“讀過書的,大概對邸報都會有興趣,一縣賣三百份五百份?”

就縣城,識字的越來越多。

錢永寶覺得:“先算二百份吧,基本就縣城,鄉下買它做什麼?”

扈伯載:“南華報就是對鄉下有影響,範圍更廣,所以,一縣賣不到五百份影響就不夠。”

沒人買就要做到他會買。

沈顥覺得:“先二百份三百份這樣試,開始可能新鮮,到真正穩定下來。六十縣,頂多是二萬份了。”

這刻板印刷完全能解決。熟練的印刷工人可以以驚饒速度印出複本,一可以印出一千五百份之多。這肯定是要考慮的。

徐茉茶算一下:“兩版將兩張紙粘好,就是一正一反,寬一尺六長一尺一。”

大概是個四開,折過來就是八開。再折是十六開、三十二開。

字一點,就能印不少內容了,五日刊也沒那麼多事。

而算三十二開的話,就是八個正反兩頁。

照著一本書來算,當然書有貴有便宜。

沈顥覺得要貴點:“五文錢不算貴。有這個,有些消息都不用去打聽。尤其沒渠道的,比道聽途好多少。五文錢相當於一一文錢,一年四錢銀子都不到。打聽個消息沒幾兩銀子都難。”

扈伯載:“太劃算了,定十文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