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進化(2 / 2)

走上另一條進化路線的這部分魷魚須通過反複練習掌握了越來越好的飛行技術,成為海空兩棲。在此期間,那些留在海底的魷魚須裏似乎誕生出數學家,由於每隻個體的魷魚須數量是16條,所以它們使用16進製來計數,正如人類有10根手指所以使用10進製計數一樣。

數學家們通過計算幫助飛行家們設計了更科學的飛行動作,形似鳥類的撲翼動作,而這個世界並不存在鳥類,隻有飛行的魷魚須和其他一些會在低空滑翔的魚類,所以它們是無師自通領悟了撲翼動作的原理。

掌握了16進製的它們比人類更擅長數學和計算科學,大概是因為16正好是2的四次方。

沒有鳥類的世界嗎?

江禪機的疑惑很快得到了答案,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大塊的陸地,隻有零星一些浮出海麵的島嶼,那是海底高山的山頂。

沒有陸地,沒有陸生動物,沒有鳥類,整個星球幾乎都是海洋,這是一顆水的星球。

江禪機能了解這點,是因為魷魚須裏的探險家成功地環遊了這個星球一圈,耗時很長的時間,不過這個種族的壽命很長。

它們體內可能有某種天然的導航裝置,就像魚群天生就會在棲息地和產卵地之間洄遊一樣,即使它們遊到陌生的地方也不會迷失方向,能一直朝一個方向遊。

當探險家回到出發點,它們終於明白了,這個世界是個球,這個事實不僅促進了它們對這個星球本身的認知,更是刺激了天文學的爆炸性進步,因為它們可以合理地推測——太陽、月亮還有滿天星鬥全都是球體。

江禪機看到它們用石刀在石板上刻畫下簡陋的圖形——這顆星球在圍繞太陽旋轉,幾個月亮又在繞著這顆星球旋轉。

天體運行圖的1.0版本裏,每個球體之間有一根細線連著,它們認為是細線牽著星球們在旋轉。

更多的探險家隊伍向各個方向進發,有的翱翔天空,有的深潛海底,想尋找到那根“線”——這在陸地與海洋共存的星球上很困難,但在這顆全部被水覆蓋的星球上卻相對簡單。

探險家隊伍返回出發點,它們當然沒找到那根線,不過它們帶回來的信息進一步完善了科學家們的地理知識,令它們初步掌握了星球的全貌。

它們的科學家為那根不存在的“線”而困惑,這樣困惑沒有持續太久,起碼在江禪機的注視下沒有持續太久。有一隻喜歡思考的魷魚須科學家用腕足卷著石頭拋起來又接住,拋起來又接住,如此反複,某一天它拋起來之後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沒有接住石頭,被沉下來的石頭砸中它的腦袋。

雖然不是蘋果而是石頭,它還是用石刀削平了天體運行圖裏的那幾根細線,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魷魚須的科學界產生爆炸性的飛躍。

<

https:///book/61636/54354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