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水軍籌備(1 / 2)

在一天的朝會結束後,田步樂單獨召見了彭越,商議水軍建設的事宜。他知道水軍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萬一到時候出征時,戰船出現問題,那他就隻能到大海裏喂魚了。

田步樂詢問了一番戰船和兵員的情況。

彭越興奮道:“大王,這個不用擔心。齊國的舟師目前擁有共四十艏大型的戰船,加上征召來的船隻,足夠運輸一萬人的軍隊。兵員方麵,齊國舟師原有八千人,臣下經過挑選和淘汰後,還剩下三千五百人,加上新加入的熟練駕馭戰船的水員,足夠組成一支大軍了。”

田步樂倒吸了一口氣,道:“齊國的舟師有這麼大規模?”

原來這個時代並沒有獨立的水師,不過隨著青銅工具的進步,尤其是鐵質工具的使用,造船能力和技術得到空前提高。尤其是周朝的國都鎬京被犬戎攻破後,周王室衰微,各國開始爭奪天下的霸業。在滅國的危險下,諸侯不斷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各地諸候的力量日益強大,沿江傍海的各諸候國為了爭霸的需要和麵臨頻繁戰爭的局麵,紛紛建造戰船,建立“舟師”。水軍不僅活躍在江河湖泊,創造了許多水戰戰績。

天下水軍以齊國、楚國、吳國和越國最為強大。吳國和越過先後滅亡後,楚國的水軍力量獨霸天下。不過這時候的軍事決定性力量還是陸上軍隊。雖然楚國的水軍力量遠勝秦國,可是還是被秦國打的節節敗退。

彭越道:“齊國瀕臨東海,海上的力量比之秦、趙、韓、魏這四個內陸國不知強了多少倍,當年恒公派遣大軍攻打山戎的時候,就是利用水軍運輸的糧草,天下隻有楚國的水軍可以和我們齊國抗衡。我曾經得到過一本伍子胥所著的水軍兵法,上麵曾說:“率用舟師蹈不測之險,攻人不備,人人要害”,可以說切中要害。目前齊國的舟師有“戈船”、“樓船”“大翼”、“中翼”、“小翼”等多種形製的戰船。戰船已配備射程較遠的“弩”、“矢”和近距離接舷戰使用的長鉤矛、長斧,以及防護使用的船甲、兜黎等。而楚國的水軍更裝備了由公輸般為楚國專門設計創製了舟戰神器—鉤強。這種兵器既可用於攻,也可用於守,大大增強了舟師的水戰能力。”

春秋時代,楚國以強大的水軍攻擊吳國,結果反被吳國打敗。吳國稱霸了長江下遊,此後吳越交惡,吳越水戰繼之而起,並逐步擴展於海。吳國強大後,開始進軍中原,齊國便首當其衝。吳越齊三國進行了連番大規模的水戰,直到吳越先後滅亡。

公元前485年,齊國的權臣鮑氏殺掉了齊悼公。和齊悼公關係頗好的吳王聽到後,哭於軍門外三日,派大夫徐承帥舟師遠航奔襲齊國。結果被齊軍先行得知,齊國主動迎擊,打敗了吳國的水軍。三年後,也就是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起兵伐吳,命令範鼇、後庸率師沿海溯淮,越國艦隊從海上切斷了吳軍退路,滅亡了吳國。

田步樂第一次聽說伍子胥還寫了一本水軍的兵書,道:“ 蹈不測之險,攻人不備,這句話確實說得好,如果我們能夠把水軍建設的足夠強大,將來即使麵對秦國,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