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招數,對力量的運用方式,其實也大不相同。”呂布侃侃而談。
“就好比我之前,在應對你所擊打的拳頭的時候,所運用的方式是柔勁,力道由內到外。”
“而在麵對你劈來的掌刀的時候,運用的便是剛勁,力道由外到內,采取的崩力。”
呂布對高郅詳細的講解道,一邊手臂揮使,給高郅進行演示。
正是在呂布的逐步漸進的講解中,高郅對於化罡顯象這個境界,開始有了一個大概方麵的了解。
其實,換句話來描述,這個境界已經算是不再追求量變,而是質變的突破了。
按照呂布的意思,武將在到達了化罡顯象境界之後。
再想進行突破,便將會是變得極其的困難起來。
因為,到了這一步,他們所將麵臨的極限壁障,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堤壩,將所有的氣罡,都堵在了現有境界的這個所謂“上遊的水庫”之中。
和水庫原理一樣,無論水庫中的水,如何的波濤洶湧,隻要不超過堤壩的高度,那就絕對不會漫出來分毫。
這個堤壩,就是壁障,而武將的罡氣,就是流水。
一個人在修煉氣勁之時,他的身體就像是這個大水庫,裏麵的水不斷積蓄增多。
當氣勁乃至於罡氣,都達到了這一階的巔峰,就是水庫中的水積蓄到了水庫能夠容納的極限之時,也就是到了,需要衝擊堤壩的時候。
從那一刻起,修行的武將們,將會麵臨一個共同的困境,那便是他們將會發現,無論自己如何的努力去修煉,體內的氣罡濃度,都不可能再增加一分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不知道還有著神道這個境界存在的情況下,會一直都將化罡顯象境界,視為武將的巔峰!
要想讓身體中的氣勁積蓄的更多,那就必須想辦法讓水庫中的水衝破堤壩,從而進入更加廣闊的天地之中。
而這一點,無疑是非常耗費時間、精力還有運氣的。
也是所有化罡顯象境界的武將,在由氣道,通往神道路上,最為困難的關鍵。
是以,諸如呂布這樣,知曉並且有意,甚至已經開始往神道方向上邁進的武將,皆是開始用不同的方式,盡可能多的殷實自身基礎,加強自身的底蘊。
為學作事,忌求近功。
武道的路上,尤其是通往所謂神道的路上,更是如此!
高郅回想了一下,這段時間裏麵,自己的表現,委實是有些急於求成了。
是的,沒錯,這段時間,他是一直緊繃著自己,先後又萬分幸運的,如同走馬觀花一樣,灌溉了眾多高手的理念。
再加上一點點運氣成分,他已然突破到了化罡顯象境界,超越了同時代絕大多數的武將。
凝氣成罡,和化罡顯象,不單單隻是紙麵上的一個階段,現實中,是一道天塹。
將天才和庸人,劃分開來的巨大溝壑。
隻是,如今的高郅,雖然成功的突破到了顯象境界,成為了所謂的“天才”。
但是,其實他的地基,由於過於迅速的接連突破,相對於許多同層次天賦異稟的武將而言,是要鬆弱不少的。
對此,呂布專門指定了一套方案,準備讓高郅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麵,按部就班的進行修行。
而現在,高郅他首先要做的是紮馬步。
馬步,又名馬步樁,因為紮馬步的時候,雙腳分開略寬於肩,采半蹲姿態,因姿勢有如騎馬一般,而且如樁柱般穩固,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