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 氣血與骨骼(1 / 2)

看著呂布手握長槍站定前方,高郅不禁睜大雙眼,那抖動的身軀,急速跳動的心髒,難以掩飾他那無比激動與狂喜的心情!

是啊,由不得他不感到興奮,激動。

一個多月了,在呂布府邸後院中的他,已經專心煉體持續了一個多月了。

終於,身體素質方麵,達到了呂布所提到的“標準”。

這說明,他的根基,已然提升到正常化罡顯象境界的水準了。

這一點,已經是非常驚人的了。

要知道,之前的高郅,雖然成功突破到化罡顯象的境界。

但是他的突破,其實更多的是倚靠著關羽傳授的神魂法,從精神力方麵著手的另類突破。

單論起肉身的強硬程度,其實是非常不占優勢的,甚至經常處於劣勢。

所以,之前在與敵人交鋒的時候,他經常也是最普遍運用的戰鬥方式,都是憑著速度流。

這種戰鬥方法,有利有弊。

攻速高的同時,消耗也會呈幾何的增大,所以,耐力、身體的強度,還是需要穩步的加強。

正常的成年人,周身的骨骼,總共是由206塊骨骼組成。

而這206塊骨骼當中,又細分為顱骨、軀幹骨、四肢骨3大部分。

其中顱骨骨骼占有29塊,軀幹骨骨骼占有51塊,四肢骨骨骼占有126塊。

人體,本就是以骨骼為基礎,血肉、經脈、內腑這些為輔,從而構造出一副完整的人體架構。

同樣的,修氣煉體的武者們,亦是通過對氣血與骨骼相輔相成的加強,蘊養自身。

二者,缺一不可。

倘若光僅有氣血強大,骨骼方麵的強度卻不夠堅硬,那麼一場惡劣的搏殺戰鬥下來,人體就得散架。

同樣的,光是骨骼強大,氣血不強,骨骼強大也隻是無根之萍,爆發不足,無以為繼。

是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想要走的更遠,首先,氣血要強大,足以蘊養人體骨骼血肉。

殊途同歸,到最後,武者,尤其是實力強悍的武者,都是以突破人體極限為目標。

何為極限?

便是修煉、淬體,想盡一切辦法,對自身的身體素質、肉體強度進行強化加升。

直到升無可升,補無可補,氣血久久停滯,有下滑趨勢,無法固本的瓶頸關卡的時候,這,才是所謂的極限!

之前,高郅他沒有係統的經過培訓,是以氣血難以增加,就在於氣血虛浮,看起來圓滿渾潤,增無可增。

是以,在呂布看來,他想要在化罡顯象境界的基礎上,再想向著神道的方向,進行做進一步的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

神道,本就是猶如一道天塹,橫隔了無數人的希望。

氣血、根基、精神強度,三者缺一不可。

於是,呂布給高郅提供了站樁煉體。

站樁分很多種,其實放眼當前,大漢朝中最為常用的站樁功,多達十數種。

多年試驗下來,這十幾種效果也許不是最好的,可是最穩,也是最易練的。

有的樁功,效果倒是不錯,可很難入門。

站樁,說好練,很容易練。

說難練,有些人數年都不得不入門。

甚至有時候,光是入門,短的三五年,長的十年八年。

雖然所有人都能修煉這最為基礎的樁功,然而修煉速度卻是天差地別。

天賦好的人,不但修煉的速度快,而且根基紮實,遠超常人。

而天賦差的人,單單僅僅隻是在練樁上,耽誤個三五年都不足為奇。

樁功,可以選擇一種,彼此差距不是太大,側重點方麵有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