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初曉,一輪金輝逐漸鋪滿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紗,光豔動人。
距離西涼軍營寨以西,一處巍峨的山脈下,密林叢生。
周圍都是一些連綿起伏的山丘,不算很高,但地形的趨勢,比較複雜。
此時,山丘當中一處土坡上,正佇立埋伏著,一票雄偉壯闊的人馬。
黑色的兵胄甲衛,讓他們融入在寂靜的黑色陰影裏,仿佛不存在一樣。
隻有那偶爾會有一些馬匹,搖頭晃腦的打上一個響鼻,人們才會知道:哦!這兒還埋伏著一隊騎兵呢!
從這個方向向下看去,所能夠清晰的看到的是,那白波軍韓暹的營寨,一覽無遺。
在人數上,韓暹的軍隊達到了數萬,但雖然聲勢浩大,軍容上,卻並沒有非常嚴肅。
或許,是因為這段時間,他們過的舒服日子長久了,所帶來的懶惰性。
又或者,是因為還沒有接到,來自於楊奉部所被擊潰的消息。
總之,整個白波黃巾大營,顯得有些鬆散、渙漫。
營寨的大體分布中,大多數都駐紮在山丘上。
因此即便是從相當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那些白波黃巾軍的營帳,顯得十分散亂無序,而且破破爛爛的,就連一杆像樣的軍旗都沒有。
雖然那些小山上也算是綠草如茵,但怎麼看,這些黃巾營寨,都給人一種蕭索的感覺。
因為,從整體外觀上看去,這些士兵,竟然沒有一個人身上的軍服是完整、幹淨的。
每個人身上的軍服,幾乎都是破破爛爛的,有補丁的已經算是好樣的了。
至於皮甲、鎧甲之類的,更是少之又少。
除卻那幾個黃巾軍中,有著將軍職稱的將領以外,真正有製式武器裝備的,也隻有三成不到的士兵。
而且,還都是統一製的長矛。
其他人手中,更多的,隻不過是一些木棍而已。
不過,這一點倒是與他們的“黃巾義軍”的身份,非常的符合。
這些黃巾軍,與其說是一直軍隊,不如更像是暴民。
他們歸根到底,隻是一群聚嘯鬧事的遊民,是貧農,是一群整日饑腸轆轆,每天都在為生存絞盡腦汁的可憐又有可恨之處的家夥。
畢竟,有飯吃的人,是不會也不願去提著腦袋,跑去玩造反的。
也隻有這些,連飯都吃不上,每日朝夕不保的可憐人,才會冒著生命危險,被扣上反賊的帽子去爭取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食物。
當然了,相比起來,這些白波黃巾軍,還是有部分優勢的。
與他們所穿戴的這身破爛裝備比起來,他們的樣貌卻是相當的彪悍。
這些白波黃巾軍的士兵中,有相當一批人,年齡都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每個人的身材都相當健壯。
哪怕隔了一定的距離,還是依稀能夠清楚的,從破爛的衣服縫隙處看到古銅sè的堅實肌肉。
尤其是他們臉上那桀驁不馴的表情,說他們是軍人倒不如說是土匪更貼切一些,而且還絕對都是悍匪。
當然了,在已經磨刀霍霍的西涼大軍麵前,他們,依舊不過是一群獵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