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蔡琰,表字昭姬。
在父親蔡邕的精心培養下,蔡琰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而且長於音律,尤善彈琴奏箏。
她的天賦,本身就很好。
曾在蔡琰六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蔡邕在琴房彈琴,“崩”的一聲,琴弦斷了一根。
蔡琰聽見了,就大聲對蔡邕說:“父親,斷的是第二根琴弦吧!”
蔡邕一看,果然是第二弦,他很吃驚,女兒能夠聽出斷的是第幾弦是很不容易的。
他又想這可能是被她無意猜中的,就故意又把第四弦弄斷,然後問女兒:“文昭姬,你再猜一猜,這是斷了第幾弦?”
蔡琰應聲回答:“我聽出來了,這次斷的是第四弦。”蔡昭姬很快就練出了一手好琴。
再接著其後,她從小跟著父親,還學到了多方麵的知識,成了一個才女。
長大後,她遵循父輩安排,嫁給了父親蔡邕的弟子,河南的衛仲道。
初開始倒也和睦,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自由自在。
隻是可惜的是,好景不長,丈夫衛仲道身嬌體弱,一次感染風寒後,不治而亡。
她就此淪為了年輕的寡婦。
不過因為漢高祖劉邦的大老婆呂雉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女人。
甚至於可以說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都是因為有她的扶佐,而且劉邦也是比較害怕他這個老婆的,在高祖的晚年基本上是她掌權的。
而且她也推行了很多有助於提高婦女地位的法律法規,所以,漢朝的時候,女子地位,並不比日後明清末年那般的低下。
加上父親蔡邕的鼎鼎名聲,蔡琰的日子倒也沒有怎麼難過,隻是來自夫家方麵,有些流言蜚語罷了。
楚岸青楓樹,長隨送遠心。九江春水闊,三峽暮雲深。??
氣調桓伊笛,才華蔡琰琴。迢迢嫁湘漢,誰不重黃金。
自夫家返回的蔡琰,悶悶不樂,想要散散心。
不料,由於董卓死後,他的部將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麵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擄掠中原一帶。
如此混亂過後,蔡昭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緊接著,有著高人一等氣質的她,成了左賢王劉豹的妻子。
????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並生下了一雙兒女。
還是由於曹操在軍閥混戰中逐漸統一了北中國“也和蔡邕是忘年之交。
後來,曹操命令董祀出使南匈奴,用黃金玉器、錦緞綾羅,贖回了流入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昭姬。
??蔡昭姬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她非常想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非常想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
但是,她割不斷與左賢王十二年的夫妻之情,尤其舍不得一雙親生兒女0回到中原以後,她寫下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在詩中,她寫道:“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合生兮莫過我最苦。”
“身歸國兮兒莫之隨,心懸懸兮長如饑。”
“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時。”蔡昭姬把它寫成琴曲,深深地打動了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