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九 循誘(1 / 2)

“.....”

荀攸微微抬頭,目光看向高郅,觀其身形挺拔,魁梧。

其露出盔甲外的皮膚,微微散發著古銅色,渾身上下銳利逼人,著實是一員神勇戰將。

“在出去之前,荀某確是想問一下,閣下...想要某隨你去哪?”荀攸左手撚了撚太陽穴,整了整衣襟,問道。

“嗬嗬,...在在下回答公達先生你問題之前,我也同樣希望,公達先生你能夠回答我一個問題。”高郅眼珠轉悠兩圈,笑著抱拳道。

“...行,你且問來,攸一定知無不言。”荀攸輕歎一口氣。

????“嗬嗬,不知公達先生你,對於那呂布呂奉先怎麼看?”心中把握大增,高郅進而試探道。

????????“能乘勢而起者,皆不是凡人。不管傳聞中,呂布他的人品如何不堪,這能力方麵,至少應該還是毋庸置疑的。”荀攸撇了撇嘴,望著高郅。

他自然不是膚淺之輩,而且,所謂名聲大多都是人說出來的,有些人名副其實,但是有些人...卻是未必。

或許,一般人沒準是要從這方麵考慮一下,作為是否投奔的前提,但是荀攸這群智謀頂尖級別的謀士,卻是不會考慮這一點的。

君不見曆史上,荀攸荀彧等一杆英才所投奔效忠的雄主曹孟德,被無數人指著脊梁骨咒罵,不也一樣依舊活的有滋有色。

從最初的雜牌將軍到最後的一國丞相,一步步往上走。

再如呂不韋,一介商賈,哪有什麼德才,卻同樣通過奇貨可居之法,高居丞相之位。

再如高祖皇帝,年輕時與寡婦私通,生下之子,後來又成齊王。所謂德才,到底是與抱負成就無關的。

即使不修德才,與心中抱負又有何衝突?

君主最重要的,還是才與駕馭之能,以及對待人才的態度與重視。

對於謀臣武將來說都一樣,君王的重視,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了,倒也不是說謀臣武將們都不注重德才,反而大部分諸如荀攸這樣的才學之士,都是德才高尚的人。

這裏之所以拿曹操、劉邦,呂不韋的汙點做例子。

隻想更進一步的證實,不修德才的人,未必就不能成事。

高郅嘴角微微笑了一下,舉拳道:“先生評價,果然與常人不一樣,委實很是中肯。”

“先別誇我,你該不會就是來給那呂布做說客的吧?”荀攸見高郅說話極為沉穩,條例清晰,顯然是一副考慮多時了的模樣,隨口一問。

“...”

“...”

二人四目相對,大眼瞪小眼,最怕氣氛陷入尷尬。

“...還真是的?據我所知,呂布不是已經殺出長安了嗎?難道是...董卓他本人有變?”荀攸眉頭微微一挑,喃喃自語道。

殊不知,他的自語話,落到高郅的耳畔,卻顯得更為震撼!

不過是通過自己的廖廖幾句話,眼前的這個青年人,居然就能夠猜測推斷出董卓有變身上去!

該說,難怪是頂級謀士的強大嗎?

??正所謂觀其行、聽其言,再看其舉止。

一般而言,經過這三步,基本上就能看出此人將來的成就,以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