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三十四 兵進界橋(1 / 2)

在冀州和幽州的交壤的地界中央,有著一條綿延數百裏的長河,水流湍急,舟船難度,所以兩岸的人們就在上麵建了一座大木橋,用來方便通行。

在橋的南岸是冀州,北岸則是幽州,所以這座橋,就取名為界橋,而那條河,自然也就因地製宜的,被人們,稱為界河……

而這裏,卻是被袁紹及其麾下智謀團的謀士們,定為翻身之仗的關鍵之地!

也正是如此,袁紹前沿布置的軍隊,盡數敗潰,一瀉千裏。

公孫瓚則殺心大起,統領著帳下所有騎軍,星夜兼程,不日不夜的朝著袁紹大軍,撤軍的方向一路奔進。

至於說,他們路途上一切的飲食拉撒,甚至都是在馬上解決的,掉隊者、落馬者皆是不管不顧,不過要是真的有延遲不至的人,待戰後便全部以逃兵罪論處。

按照常理而言,其實公孫瓚是有些“操之過急”的嫌疑。

如此高壓行軍,一般軍隊早就堅持不住,甚至直接嘩變了。

不過公孫瓚在幽州軍內恩威日久,士卒盡皆信服,再加上又是趁勝追擊的一方,是故這些士兵們,倒也皆不埋怨,全部按令奔行。

饒是如此,殺紅眼的公孫瓚並其麾下騎軍,也因為遠奔而疲勞得不行,戰馬口吐白沫,士卒手腳顫抖,皆是力乏體消之像。

好不容易趕赴到界橋附近,讓大軍就地紮營休息,並令趙雲領尚存力氣的幾人騎兵,充當斥候,前往探尋袁紹軍的情況。

好在那個時候,袁紹前軍被公孫瓚大軍一路衝殺,一路潰敗,一路的踩踏,同樣也是沒有還手的餘地。

否則,這個時候要是有人來一擊反戈,公孫瓚估計就會哭著知道,花兒為什麼那麼紅了!

而後,兩軍開始大規模的對峙。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

雙方的爭執,卻是愈發激烈。

為了爭奪城池,袁紹和公孫讚已經在冀州和幽州邊境,對峙半月有餘。

期間雙方,有過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性交鋒,互有勝負,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耐心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一場大規模的決戰就要開始了!

“哈哈哈,玄德且看,某之精銳,白馬義從,如何?”公孫瓚站在高坡上指著那一片白色的浪花狂傲的問道。

公孫瓚與劉備曾經同在盧植門下聽學,雖並非盧植正式弟子,卻同為盧植門徒。

二人聽學於盧植之時,便互有情義交集,有同窗好友之情。

這一次公孫瓚與袁紹交戰之時,劉備便盡點軍馬,助戰公孫瓚,攻打冀州。

所以,對於劉備,公孫瓚的態度非常好。

劉備的目光順延著公孫瓚的方向望去,但見一個個白馬義從士兵速度快若閃電,麵色俱都冷漠異常,冰冷無情,靜靜的站在嚴綱身後,如一杆杆標槍,鋒芒銳利,氣勢衝霄!

“白馬義從,可謂天下精銳!”劉備沒有絲毫阿諛的說道。這句話當真是實話實說。

“哈哈哈!”公孫瓚大笑,“我公孫伯珪的麾下第一強兵便是這白馬義從!這可是我用塞北胡人的鮮血磨煉出來的雄兵,每一個在塞外都可以一當十,如今,他們便是某大破袁本初的利器!”

對於白馬義從,公孫瓚非常的看重。

要知道公孫瓚他的白馬將軍可不是別人給的,而是硬生生用胡人的鮮血堆積起來的,殺到北方胡人,不管是鮮卑,烏丸,匈奴見了白馬就跑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