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山大軍,攻伐太行諸縣的時候,同樣的戰火,亦是同步在幽州大地上蔓延。
硝煙滾滾,還未散去的灰煙,依舊彌漫飄揚在虛空之上。
破碎的旗幟,搖曳擺動,斷裂的袁字旗已經倒地,重新插上的,是漢旗高字旗。
沒錯!
在黑山軍對袁紹後方,太行山脈附近的諸多郡縣發起攻伐的同時。
已經回到了幽州境地裏麵的高郅,也同樣的發動了襲擊進攻。
這裏,已經被高郅帶領麾下大軍,給攻伐下來了!
這是一座名叫堀的小城,外麵是黃土構成的低矮城牆,表麵窪窪,有些生命旺盛的不知名小草在土牆上茁壯成長。
已經被戰火燃燒的木質的城門已經看不出原來的眼色,剩下的隻是殘敗和腐朽,沒有人懷疑隻要有股大風,這座城牆就會轟然倒塌。
戰爭已經結束了,無數士兵各行其事,打掃戰場,清理城內物資。
不過這些,高郅都沒有去理會,一個人悠閑自在的提拿著一個酒袋,緩緩走到一塊大石前坐下,然後拿起酒袋,解開係在袋口的繩索,舉袋往口中猛灌一口,楞楞的遙視遠方。
喝上一口,眯一眯眼睛,再喝一口,眯一眯眼睛,高郅一個人獨自的悠哉悠哉。
“將軍!某已經將俘虜關押,同時整理物資,請您清點。”
良久,一道聲音傳來,與此同時,一名戰將矗立在高郅身畔。
那員戰將,年約三十出頭,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麵色上更是紅光滿麵,一把寒芒閃閃的三尖兩刃刀,持握在手裏自有股氣勢。
此人,卻是高郅這次的“收獲”之一。
也是他收獲的一名曆史上留過名的武將。
初次見麵的時候,高郅他觀其衣著雖然殘破,卻不含汙垢,麵上雖有些發黃,但那雙眼睛卻是靈氣四溢,頭發也是經過細心整理,顯然是受過些教養的人,不知為何卻破落如斯。
看這戰將言談舉止,眼中更是靈氣四溢,現下雖然落魄,但也未必不能成大器。
問一下名字。
廖化!
當時高郅就是大喜,現下正缺少得力助手,他可是知道,此人可用三四十年啊。
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這一時期出現了數不勝數的人才。可是這些人才中,大部分都是戰死沙場,要不就是鬱鬱勞累而亡,這樣的人在三國中是非常多的。
比如說人們熟悉的諸葛亮,就是因為過度勞累而死。
三國中有一位活過整個時期的大將,此人就是廖化,他是唯一活過三國時期的武將。
廖化見證了整個蜀漢的興衰過程,可是現如今的人們經常嘲諷他。
“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就是對廖化的嘲諷。
人們常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用來比喻讓一個平庸,無能的人擔當重任。
因此在許多後世人眼中,廖化就是碌碌平庸的代名詞,似乎不值一提。
但是真實的廖化卻是一個忠肝義膽,武藝超群,謀略出眾的人。
廖化這個人最初是一個山賊,後來黃巾軍起義爆發,就參加了黃巾軍起義。可是沒過多久,黃巾軍就失敗了。
參加黃巾軍失敗當了第二山大王的廖化,正和周倉百無聊賴地在山路口曬太陽,忽然遠遠看見杜遠和手下推著一輛馬車過來,廖化忙問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