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聯防線破(1 / 2)

“王將軍,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個微的因素都會導致勝敗的逆反,有的時候我們的優勢會變成我們的劣勢,而有時候,劣勢也會變成絕地反擊的優勢,就比如這次,我們隻有四萬餘人,齊軍有五萬,且不他潼關守備軍有多少兵馬或者齊軍是否有長安援軍或者洛陽援軍,單就從我們雙方這次伏擊戰參與的人數上來,是不利於我方的,因為就正常而言,在一切條件是公平的前提下,四萬人的軍隊是贏不了五萬人的軍隊的。”江懷玉頓了頓,

“何況,也不知道洛陽拓跋將軍那邊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洛陽城久攻不下,這整個戰局都將被逆轉,到那個時候,川蜀之地怕也是保不住了。”

“還是江郎考慮問題周全,此次伏擊戰,應是等齊軍過境半數再南北夾擊,江郎認為呢?”田成嵩將話題拉回此戰布局。

“田將軍所想與江某不謀而合,攻其中軍、使其首尾不顧,乃為常規用兵之道,這一戰不求技巧,但求穩妥,潼關之戰是主軸,潼關勝,則長安破、洛陽破;潼關敗,則大唐亡。”

兩百多年前,太祖皇帝破隋軍於潼關,建立大唐下,而如今,也是在潼關,李唐下生死存亡全係於此,這一次,命是眷顧李家人還是黃家人?

幾日之後,齊軍五萬之眾浩浩蕩蕩地挺進潼關,待軍隊行至一線、潼子坡的時候,黃逸本能地警覺起來,憑著他多年征戰的經驗,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似乎嗅到了幾絲危險的味道,於是馬上命令部隊停止前進。

“壞了,被那廝察覺到了。”王榮心急如焚,江懷玉打了個手勢,示意不要輕舉妄動、靜觀其變,他之所以能夠這麼淡定的等待,是因為他知道,救洛陽之危更甚疑心之重,古往今來,多少名將敗在了自家內部的決議之下,黃逸也不例外。果然,齊軍停了不到一刻便馬上又緊急行軍,

“傳主帥令,加速通過前方山穀。”一騎兵從中軍出發一路呼喊軍令。待軍隊行進一半,王榮便下令峽穀兩邊山上的士兵推落下大石,大石塊封了中間的通道,阻隔了齊軍的首尾,頓時之間齊軍陣形打亂、人仰馬翻。然後田成嵩命旗令兵發令山穀兩側隱藏的弓箭手準備箭雨,頃刻之間箭雨四下,齊軍如甕中之鱉、任人宰割。還沒等齊軍反應過來,埋伏已久的南北兩側唐軍衝殺過去,齊軍如驚弓之鳥、倉促應戰而死傷慘重,黃逸見狀,馬上披甲執刀率領中軍拚死應戰,黃逸異常勇猛,一柄關公長刀呼嘯而過,幾名唐軍士兵就成了他刀下亡魂。

蘇嬋隱匿在山峰之中,密切地關注著他的情況人,沒想到眼光朝對麵隨意地一掃,還真的有意外地驚喜,她從腰間取出一份書紙,沙靈的刺殺任務書,上麵描摹著一個人的畫像,旁邊寫著一行字:本次刺殺任務-大齊豫王黃逸。他曾下令屠城長安,血流成河,是謂洗城,是一個草菅人命的劊子手,蘇嬋收起任務書,麵無表情地朝山下走去,如同一個冷峻的索命幽靈,來去影去無蹤,這麼些年來,死在她手裏的幽魂又有多少呢?

蘇嬋悄悄地摸進了齊軍陣營,打暈一個士兵換上了他的兵服,快步地朝中軍帥營走去,隻見那黃逸廝殺正酣,半點都沒顧身後之事,蘇嬋一步一步地靠近,手中的飛刀已捏在掌中,隻要再走近十步,就能結果了他的性命。蘇嬋的心跳加快,內髒仿佛都提到了嗓子眼,雖執行過那麼多次刺殺任務,但是處在千軍萬馬中,取人首級的壯舉,這還是第一次,她慢慢把飛刃擺正位置,雙眼瞄準黃逸的要害部位,他要做的是一擊致命,不給對方留有任何喘息掙紮的機會,正當她擺手準備發力的時候,唐軍大規模衝鋒已攻到中軍陣前,黃逸大驚,連忙勒馬轉身往原路回撤,蘇嬋見時機已失,隻得重覓良機,跟隨黃逸往西後撤。江懷玉見齊中軍調頭西撤,便交待王榮再組織一波大規模衝鋒,道:“隻要再組織一波衝鋒,這後尾的戰事就差不多了,這裏就交由江善守著,你趕緊帶人去增援田將軍那邊,齊軍前鋒戰力不弱,需速戰速決。”

江懷玉交待江善,讓他務必卸了降軍的兵甲,不要讓唐軍亂殺無辜,然後帶著震衛和巽衛,朝黃逸逃竄的方向追去。

“宗主,讓我跟著你去吧,追擊多凶險,我怕江山、江靈敏她們應付不了。”江善拉住江懷玉的馬,不放心的擔憂道。

“江善,做好你自己的事,我的手段你是見識過的,普之下能夠傷我的,屈指可數,何況江靈敏已經不是從前那個江靈敏了,我信任她,走了。”江懷玉策馬而去,江善愣了一會然後也轉身督戰去了,那江靈敏愣在原地,宗主的那句“我信任她”讓她心緒萬千,強忍住眼眶的激動之淚,她等這個時刻已經足足等了八年,這四個字重如千金,讓她一時難以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