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將軍,此役是你我聯軍所敗,你如此奚落我寧兵,不也同時在罵你們宋兵無能麼?”玄童尖銳地回懟道。
“你…”
“趙將軍,南唐兵力之盛你應該早有領教,不然之前的後周國不會傾力三次攻取都無功而返,到底,還是咱們輕敵了。”玄童分析道,
“輕敵?願聞其詳…”趙普換了一副好臉色道。
“這就好比折筷子,一根筷子非常容易折斷,便如若讓你折一把筷子,卻是異常地艱難。這南唐的兵就是這樣的一根筷子,論單兵作戰,我玄甲兵第二,沒人敢第一;你們宋軍的規模作戰,也是所向披靡,我們自認優勢,從心裏看不起這些南唐兵,然而,打仗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團結一心,英勇無畏。所謂驕兵必敗,得就是我們。”玄童苦笑搖頭,
“這算給我們一個慘痛的教訓吧,趙將軍,可還敢一戰?”玄童淩然看著趙普問道。
“有何不敢!下一次,定大勝而歸!”趙普意氣風發道。
“好!那我們就重振旗鼓,再殺回去,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片甲不留!”
經過上一戰輕敵冒進慘痛的教訓,宋寧聯軍戒驕戒躁,開始穩紮穩打、不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慢慢蠶食、消耗南唐軍隊的有生力量,這一下,換作南唐慌了,越是慌忙就越容易出錯,終於,宋寧聯軍的機會到了。
南唐傾全國之力,舉兵鎮壓,人眾數十萬,湧若潮水向玄童他們席卷而來。
“機會來了...”玄童幽幽對著身邊的趙普道。
“機會?”趙普愣了愣,然後突然想到什麼,大驚失色道:“你難道想效仿武安君,長平之戰?”
“武安君?是何人?很出名麼?”玄童三連問道。
趙普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道:“你連武安君都不知曉?”
“我應該知道麼?”
“為將為帥者,怎可不知武安君?”
“哼,我是玄甲軍統帥,我就不知曉……”玄童輕哼道。
“你的那個什麼長平之戰,是何典故?”
“那是一場決定下之勢的戰役,正是此戰,當時秦國坑殺趙軍四十餘萬,重創趙軍主力,至此以後,山東六國再無一國能與秦國相抗,直至秦滅六國,橫掃下。”趙普慷慨激昂地道,
“原來如此,那當時秦軍兵力幾何?”玄童偏頭問道。
“史書上記載,當時秦軍兵力達六十餘萬。”
“多少?!六十萬!”玄童張大了嘴、破口而出。
“若非六十萬人,如何能圍困四十餘萬趙軍四十六日!”
“大險得大利,此一戰定乾坤,下盡歸秦手,永世流傳。”趙普越越高亢起來。
“行了行了,咱別六十萬了,哪怕再給我們五萬、十萬軍也是極好的啊,如今民生凋敝,亂世求存,你我兩國看似強盛,實則內憂外患,隻能通過戰爭掠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時間一長,你猜會怎麼樣?”玄童賣弄了一個關子。
“會如何?”
“隻有一個結果:毀滅!”
隨著趙匡胤和江川對南唐戰場的愈加重視,兩國投入的兵力急劇增加,一時間,偌大的南唐國戰火四起,終成了眾矢之的,每個人都想來占一手、踩一腳,撈點好處。
此時的李井,也不知道當時攻占了楚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