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地方大計(1 / 3)

兩千年前的涼州大地,草木旺盛,氣候還很濕潤。

夜晚的星光,燦爛的像是一場美輪美奐的夢境。

劉雲親率人馬,奔馳著高山草甸之上。

無數的火把,在蒼莽大地上映照出了一條蜿蜒的火龍。

子夜前夕,大隊人馬出現在了冀縣那座巍峨的城池前。

睡眼惺忪的守城士兵,被淩亂的馬蹄聲驚醒,倉皇向下望去。

“來者何人?”

有士兵於齒牆間探出頭來,高聲喝道。

劉雲身側,王廷縱馬向前,高聲回道:“主公到了,還不速速迎接!”

城上士兵借著亮如白晝的火光定睛一看,頓時滿目驚喜,大聲張羅著喊道:“速開城門!主公兵馬已至!速開城門。”

需要四人合力方才能推開的城門,咯噔噔的響了起來,緩緩打開了一條縫。

隨後,一群百姓打扮的士兵,迅速從城內跑了出來。

當先一人,年不過二十,生著一張稚氣未脫的娃娃臉。

“皇甫顯拜見主公!”那人拜倒在地,大聲喊道。

劉雲縱身下了馬,扶起皇甫顯,稱讚道:“皇甫顯,你小子這差事辦的是真不錯,拿了冀縣,順道還把顯親給收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啊!”

“全賴主公威名!”皇甫顯回道。

劉雲哈哈笑了起來,“這跟我的名號有什麼關係?你還能拿著我的名號打勝仗不成?公孫老兒這拍馬屁的手段,你們就別學了!”

出雲山這一派人,如今拍馬屁都快拍成流行了,這可不成。

劉雲覺得有必要把這件事情,明令禁止一下。

“主公,還……真能!”皇甫顯偷瞥了劉雲一眼,低聲說道。

劉雲一愣,“嗯?”

“那鎮守顯親城之人,名魯西,字承元,是以前朝廷派下來的縣令。我等途徑顯親之時,被他手下兵吏給發現了,我便報出了主公名號,並謊稱皇室宗親,他就舉城投降了。”皇甫顯一五一十的道出了拿下顯親城的過程。

劉雲聽完後,喟歎道:“四百年漢帝國崩塌,如今能狐假虎威,扯虎皮拉大旗聚攏起來的,也就這些忠義之士了,他人如今在何處?”

皇甫顯回道:“稟主公,此時就在城內。”

“請他來衙署見我!”劉雲吩咐道。

“喏!”皇甫顯應了一聲,立刻派人去尋那魯西。

在皇甫顯的帶領下,劉雲帶兵入了城。

冀縣這座城池,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它不僅僅是冀縣的縣治所在,更是漢陽郡郡治。

拿下此地,便等同於扼住了涼州咽喉。

北上可驅兵直上如今韓遂屯兵的金城,南臨物阜民豐的天府之國蜀中,東進更是可直入中原腹地,一爭天下鋒芒。

其最大的隱患,或許便是民族混雜所導致的羌戎之亂。

當初韓遂舉義旗,拿下此地可是廢了一番功夫。

若非耿鄙那廝不會當官,惹得眾叛親離,馬騰又率軍投了韓遂,這片地界,恐怕不會那麼輕易被叛軍所破。

提起這些事,劉雲忽然想起一個人,前任漢陽郡太守蓋勳。

這個人,在曆史上名號雖不是那麼的響亮。

但在這涼州地界,他可絕對是一個名人,更是一口口相傳的忠勇之臣。

按照時間推算,正好今年他因為耿鄙的緣故,好像辭官歸了鄉裏,一直到明年才被朝廷重新征調。

劉雲算了一算,心中猛然一喜,這對於他絕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蓋勳不但勇武過人,更在此地羌人之中有不小的威望,大為可用。

一定要想辦法把這人搞到手!

嗯……

這麼說好像有些粗糙了,應該是讓他投靠。

“主公,魯縣令到了。”

皇甫顯走了進來,在劉雲身旁輕聲說道。

正在想著事兒的劉雲回過神來一看,在那高高的門檻外,站著一名褒衣博帶的中年男子。

他連忙起身迎了上去,哈哈笑著說道:“魯縣令,快請落座!”

“不敢當,不敢當,主公折煞小人也。”魯西急忙說道。

劉雲的熱情,把魯西有些驚嚇到了。

當主公的人,屈身事下,可是太少見了。

劉雲親扶魯西落座,說道:“魯公高義,雲甚是佩服。”

魯西頓時滿麵愧色,擺袖說道:“主公,西無顏呐!何德何能堪受主公如此褒獎,西這一縣之令,做到如今連縣長都不如,實在慚愧慚愧!”

“魯公何出此言呐?”劉雲奇怪問道,同時命人上了酒菜。

魯西拘袖於懷,仰天長歎一聲,說道:“戰端紛起,賊人叩關,西領朝廷之令,護佑顯親一方之民。可如今,十室九空,十不存一!那當得起縣令二字,便是縣長,都恐名不副實呐,此乃西之過也。”

劉雲微微蹙眉,這小老兒……說的個啥呀這是?

一進門就要開始抱怨了?

縣令……縣長,好像是以萬戶為標準而劃分的吧,一萬戶以上是令,一萬戶以下是長。

這老小子把縣令當成了縣長,所以就覺得上有愧於蒼天,下有愧於萬民?

好像……他是這個意思吧?

劉雲實在是有些琢磨不透魯西說這番話的意思。

“魯公不必介懷,道路是曲折的,但結果一定會是好的。而今漢陽一郡暫歸我手,不知魯縣令可有好的治民良策?”劉雲問道。

魯西奉酒遙敬劉雲,說道:“主公,民生之計,無外乎飽腹暖身四字!”

“這是百姓的基本需求,我意招撫流民,墾荒屯田,並派大軍駐守各地要道,以保境安民!公以為,如何?”劉雲端起酒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