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蒼生計(1 / 2)

曆經三日的狄道城混亂之局,終於安定了下來。

劉雲坐鎮狄道,張榜安民,主理一切善後事宜。

蓋勳則親自領了六千兵馬,大軍向南,去取安故、大夏、臨洮三地。劉雲很安逸,有蓋勳出馬,這基本上是十拿九穩的事情,更何況那三城,如今等同於空城,也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隴西新奪,守業更比創業難,之後的事情才是重頭戲,皇甫顯和公孫祿已領了劉雲之令,正在奔波來的路上。

幽靜的書房內,劉雲看著從各地發來的文書,忽然間想起來,公孫祿好像要給他舉薦一個人,來頂替他。

不過轉念一想,劉雲忽然就隨意了,管他呢,改天見著再說吧。

隻要一天見不著,公孫祿該幹的就還是得幹!

公孫祿這樣心細如發的一位後勤主管,劉雲是真的舍不得讓他退居幕後。

好端端的毛筆,被劉雲玩成了刷子,麵前薄若蟬翼的紙上,寫著大大的兩個名字。

劉焉——張魯!

和蓋勳商討了半日的結果,漢中是必須要取的,此事隻在早晚!

而想要取漢中,便永遠繞不開兩個人,其一劉焉,其二張魯。

反倒漢中如今的太守蘇固,倒並無所謂。

巴蜀之地,人傑地靈,不論是劉焉還是張魯,都不是魯莽無能之輩。

尤其張魯,或許他在軍事才能上一般,但他其他的長處,還真是格外的長。

馬騰其人,劉雲是可以利用的。

但張魯這個人,他還真有些想要拉攏到自己的麾下。

張魯這個人是有真才實幹的,而且他的家族也比較特殊。

據傳其祖上出過留侯張良這樣的蓋世之才,張魯是其十世孫,而張魯的祖父是天師道教祖張陵。

至於張魯的父親,那就更有名了,

是和渾天說代表人物,南陽五聖之一張衡同名的張衡。

好吧,也就是同名……

他的父親其實就是繼承了張陵的道統,也隻是五鬥米道係師。

最初知道張魯的父親是張衡的時候,劉雲差點激動瘋了。

張衡啊!絕對絕對的大佬,張魯即便是隨便繼承上幾把刷子,都算是絕對的人才了。

但可惜,仔細查了查底,劉雲才發現,隻是重名而已。

純粹是瞎激動了一場!

劉雲其實真正在意的,還是劉焉和張魯的政治才幹。

尤其是張魯這小子,在治民上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劉雲以前學過的東西,正兒八經能記清楚的並不多,但張魯的事情還真略微知道一些,因為他和天師道的牽扯。

張魯是在劉焉的授意下,從蘇固手中奪得的漢中,後來他對漢中的治理,采取的是****的手段。雖然有些閉關鎖國的意思,有些手段甚至於是在愚民,但至少他真的讓當時的漢中繁盛了一時。

譬如教民誠信不欺詐,對犯法者饒恕三次,這才嚴懲。犯小過的人,罰修百步路贖罪。還創立義舍,讓過路者量腹取食等等等等。

雖然有些政令很不切實際,但有些確實不錯,而這一切足見張魯的政治手段。

可這樣的人物,並不好拉攏。

都有一顆當老大的心,誰願意心甘情願的去做個小弟。

尤其張魯的天師道,在拉攏民心上,更是獨樹一幟。

摳了摳腦門,劉雲有些犯愁,真是難搞奧。

“主公,長安有飛鴿傳書。”

親兵快步走了進來,將一封信放在了劉雲的麵前。

劉雲心中忽然間便有了主張,在劉焉、張魯這兩個名字上,畫了兩個大大的叉號,這才拿起了信。

信封角落上紅色九層塔的印,證明著這是一宮長安首領李季送來的密報。

拆開信件,劉雲一字不落的認真看了下去,內容倒是挺簡單。

李季彙報說,長安的九宮閣開張了,並且,一天之內,所有的貨物竟全部賣完了。

李季這個暗探首領,倒是很有做生意的頭腦。

……

看完信中的內容,劉雲忽然間想打人。

媽勒個巴子的,貨賣得快那是東西好,雖然這是一件好事。

但李季這孫子好像把正事給忘了!

整封信,一個字都沒有提情報網的進展,全他娘的在說貨物。

“你!替我寫封書信,親自送到長安,當麵抽李季這廝十個嘴巴子!狗東西,一天天的不幹正事,當個商販倒是挺上心,九宮閣東西賣的好不好,有必要跟我說的這麼詳細嗎?”

“氣死我了!你告訴他,這個首領他要是他能當就給老子好好當,不能當就他娘的滾蛋,老老實實給老子賣東西去。”劉雲氣急敗壞的喊道,他以為長安暗網有進展了,結果他娘的,全提了一堆破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