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立春之始,新的一年,萬象更新的起點,是一段充滿希望與美好的日子。
而在這大漢朝的末年,初平元年,這個正月就像是自帶著禍亂與不堪,兵災、流離失所,成了關鍵詞。
曹操在己吾起兵之後不久,關東諸郡便在多方號召下,集結了十八鎮諸侯,共推渤海太守袁紹,這個純正的士族門閥代表為盟主,組成了反董義軍,合兵討董。
一場波及了整個大漢版圖的戰事,掀開了帷幕。
劉雲最為惦記的兩個人,曹操為奮武將軍,而孫堅正自遙遠的南方,向北進軍的途中,這二人自此算是正式的踏上了自己梟雄的道路。
這倆人是破董的關鍵人物,現在或許還要加上一個劉雲。
隻不過,在大漢各地暗流湧動,風起雲湧之時,劉雲這個關鍵人物正在出雲山上養老。
他像是一個不在狀態的地方諸侯,這幾日忙忙碌碌的出入於出雲山上各個作坊,身為主公,也是一個顧問,作坊的生產,有太多需要他指點的東西。
而閑下來的時間,劉雲就一直窩在他曾經住過的小院裏,做著采煤前的準備工作。
漢陽的工業化,必須要從煤炭開始,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前幾日剛剛又下過一場大雪,整個出雲山被積雪籠罩成了一片白色勝境。
麵前放著火盆,劉雲斜倚在院中的草亭下,一邊欣賞著出雲山間漂亮的雪景,一邊拿著毛筆寫寫畫畫。
火盆的溫暖與山間涼風的清洌,在這小院中交織在了一起,這小院便多了一絲春的氣息,牆角的荒草,在積雪中已有了新芽。
劉雲收起畫好的一大堆圖紙,瞥了一眼蜷縮的像個熊瞎子一般,在草亭下睡的正酣的卓鋼,起身往身旁的火盆中添了幾根木柴。
世上有武癡、畫癡、劍癡,以及書呆子,而卓鋼,大概是個鐵癡。
自打劉雲回到山上之後,卓鋼就幾乎寸步未離劉雲身側,完全充當了一個二十四小時,形影不離的護衛角色。當然,他並非是為了保護劉雲,而是纏著劉雲研究各種器具的鍛造之法。
這個劉雲曾經拋給卓鋼的難題,被卓鋼現在幾乎原封不動的還給了劉雲。
劉雲曾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鐵玩意,全部都畫了圖形,做了用途標注,讓卓鋼去想辦法打造。卓鋼是真的想辦法了,而且想的很認真。
可人就怕認真,一旦真正的認真起來,就基本像是入魔了。
卓鋼此時大概就是如此,劉雲所列的那些東西,有太多太多他不了解的地方了。
既然不了解,弄不明白,那便隻能找事主劉雲了。
打鐵劉雲是完全不懂的,但他要求卓鋼打造的東西他都見過,也大概清楚一些構造,以及怎麼來的。便是這,劉雲在卓鋼的麵前,就成了半個打鐵宗師。
而為了漢陽的前途,劉雲解釋的格外耐心,從昨日到現在,算起來,大概說了已有一天一夜了。不過,中間劉雲睡了一覺,而卓鋼沒睡。
皇甫名踩著咯吱咯吱的積雪走了進來,依舊樸素、粗糙的襖子下夾著一捧圖紙。
“主公,這是出雲山改造圖,請主公過目。”
皇甫名抖了抖腳下的積雪,邁步走進亭子,盤著腿在劉雲的側手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