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攘外安內(1 / 2)

“若如此,末將建議主公,急令薑正將軍平定韓遂與馬超這兩支殘部,或者將其趕到金城以北。”趙登站出來,一臉肅穆的說道。

劉雲微愣,問道:“為何有此說?攘外必先安內嗎?哈哈。但是趙登,你也知道,不論是韓遂還是馬超,都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並非是那麼好平定的。這兩人如今合兵十數萬麾戰榆中,又豈是薑正這兩萬軍便可輕易平定的?兩方大戰便成三方混戰?”

“攘外必先安內……大概便是如此,而正因為此,末將這才建議主公,趁此良機平定韓遂、馬超二獠。榆中一戰,已有數日,雙方皆是疲憊之師,若有一支精銳之師,從後擊之,必可令其潰散。”趙登說道。

劉雲半趴在案上,抬手說道:“你繼續說。”

“潰散之師短時間內定難再成氣候,此時,主公便可全力應對關中諸事,盡起漢陽之兵,集十數萬,大軍壓境長安,便是發生任何事情,都可應對。末將聽聞關東諸郡多路諸侯已起兵反董,屆時主公便是麵對關東諸侯,也有了絕對的優勢。”趙登分析道。

他的建議中,透露著他這個曾經的刀客,大開大合的風格。

劉雲簡單理解便是用絕對的兵力優勢,壓製東邊人心不齊的聯盟軍,占據主動權。

其實,建議確實是不錯的,這本身就是一個誰拳頭大誰牛比的事情。

而劉雲現在的拳頭,一點都不算小。

雖然是兩郡之地,距離一州的地盤還差的有點遠,但奈何劉雲手下就是兵多。

而且還全部都是經過劉雲改革之後的職業兵,這是劉雲所據有之地獨有的特色。

若是把各地的城防軍加上,劉雲麾下兵馬總數應該足有十二萬之眾。

在各地的諸侯中,劉雲麾下的將士,絕對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

便是占據一州之地的劉焉、劉表等人也沒有劉雲這麼多的軍馬。

如今與劉雲兵力相當的,恐怕唯有董卓一人!

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就憑此,劉雲已有了雄視天下豪傑的基礎。

大漢子民的知恩圖報與俠義風氣,讓劉雲覺得相當的恐怖。

在短短數月之間,能有如今的兵力,並非是劉雲各種強征才得來的。

漢陽郡劉雲起家的兵馬是最初的一部分,並了馬騰所部之後得了數萬人,另外的幾乎全是從各地而來的流民。

他們來到漢陽,在這裏安家之後,許多人立刻便轉身投軍。

在聽聞當兵每月還有糧可拿之後,這個數目就變得越發的恐怖了。

幾乎每日間都以成百上千人的姿態在增長。

“你們以為如何?”

劉雲並沒有就趙登這個建議作出任何的答複,而是轉而問其他人。

在座的除了趙登麾下校尉之外,其他的皆是薑正麾下的校尉。

在大漢朝,校尉算是真正掌兵的將領,擁有實際的兵權。

位高權重的將軍,隻是在戰時才擁有領兵之權。

但在劉雲這兒,卻全然不同。

校尉、軍侯在軍中皆屬於中級將領,真正執掌一軍的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