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搶劫董卓的遺產(1 / 2)

<()

董卓的富裕程度,大多人在他的老窩沒被抄之前,是一定不會知道的。

但偏偏這事兒,劉雲還就知道。

不是巧合,純屬必然。

作為一個上過學,正兒八經看過三國的穿越者。

這點事兒要是不知道,那真的就有些丟人了。

如今整個三輔,恐怕都比不過董卓藏的家底。

董老賊修築的眉塢,城牆比長安城還要雄偉,裏麵積攢了可用三十年的穀梁,金銀財寶更是無數。他曾豪言,若事成,雄踞天下;若不成,守著眉塢就足以養老。

這一句話就足以看出,他的底蘊有多麼的深厚了。

那些錢糧,是他為以後雄踞天下所準備的,也是為他以後養老準備的。

當然,他的養老肯定不會是養他一個人,也不是養他一家子,而是還有數萬的軍隊。

他把事情倒是想的挺好,但想的其實有些太簡單了。

有點小瞧了這天下諸雄的意思。

這小老賊的前車之鑒,就是劉雲拿來說服手下將領應對中原局麵的例子。

小心,並非是讓士兵裏三層外三層的把自己給裹起來,而是步步為營。

一口吃成的大胖子,真的容易撐死。

但是,董卓留下的眉塢,劉雲很欣喜,這讓他又有了一個把腰包塞鼓囊一點的機會。

逮住曆史的空子發橫財,劉雲相當喜歡幹這種事。

由己及人,蓋勳想通了董卓失敗的原因,也聯係到了自己的身上。

但他還是不太明白,劉雲為什麼這麼安排,怎麼偏偏就盯上眉縣了。

董卓築眉塢,他是知道的,但能富裕到什麼程度?難道比潼關與函穀關還要重要?

他以為劉雲也跟他一般是猜測的,畢竟董卓橫征暴斂,是整個天下皆知的事情。

可那裏麵到底藏了什麼,恐怕隻有董卓的親信清楚了。

不過,最後蓋勳還是順從了劉雲的意思。

準確而言,是他被說服了。

漢陽貧敝,錢糧短缺,如果眉縣真有董卓斂聚的財富,確實值得一試。

朝廷如此對待,蓋勳生氣歸生氣,但為將五十多年,他還是能沉得住氣的,也能分得清楚孰輕孰重。

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之後,劉雲再沒做其他任何的事情。

對於朝廷將他定性為叛軍,派兵討伐之事,他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般。

因為他現在也沒有必要再做什麼了。

如今的長安城,本就是外鬆內緊的狀態,屯兵整整八萬,戒備恐怕比洛陽還要森嚴。

潼關、華陰一帶,還有薑正的三萬大軍。

而等馬超的軍馬到位,單單就是這一片區域,兵力將又近十萬。

袁紹領了詔令想打他,心裏多少應該會有點數,現在的長安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再如何緊張兮兮的提高戒備,估計也就到這個程度了。

還不如什麼事情都不做了,安心準備下入蜀的事宜。

於此之外,劉雲吩咐李季抽調人手,想盡一切辦法把賈詡給弄回來。

這事情他認真了,身邊還真需要一個好用的腦袋,不然太糟心了。

相比於別人的三顧茅廬,禮賢下士,劉雲的手法可以說很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