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當麵對質(2 / 3)

錦書這張嘴,還是字字帶刀,清華辯白不過,一時語塞。

盈袖便道,“若不是有證據,也疑不到姑娘身上。隻不過娘娘顧念往日情分,手下留情罷了。”

錦書便道,“這麼說,我還要叩謝,娘娘高抬貴手了?左右,易家也隻我一個了,便是都死了又如何,隻求不能痛快而已。”

清華悄悄攔了盈袖,道,“陛下從來沒說要趕盡殺絕,易家有後的,你好好活著便是,不要糾纏過去,以免傷了自己。”

錦書終於露出一絲淒切,搖頭道,“王兄唯一的血脈是如何沒了?娘娘說這話,良心過得去麼?也是,連我都不免淪落至此,一個沒爹沒媽的小娃兒,又能好到哪裏去,不死也要死了。”

清華鎮定道,“是意外。錦書,你不要鑽牛角尖。”

錦書冷笑道,“娘娘自己找上門來,偏將這些舊事一再提起,怎麼反倒說我鑽牛角尖?難道,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清華無奈道,“罷了,我說不過你。你也別動怒。不管怎樣,該出的氣,也在我身上出過了,我不怪你。往後,也望你能放下仇怨,安分度日,不要釀成大錯。我也算對得起你,對得起易叔叔了。”

錦書默默聽著,也不再作爭辯,麵上淡淡的,“奴婢,謹記娘娘教誨。”

清華望著她歎息了一回,隻得離去了。

回去的路上,盈袖道,“娘娘就這麼算了?我看她的樣子,不是要善罷甘休的意思。”

“娘娘還是不要瞞著陛下了吧,此事非同小可,即便娘娘不處置,也當有個說法,或逐出宮去,或將她流放,總之,尋個穩妥的法子,讓她離得遠遠的,娘娘不傷她性命便是了。任留著她在宮裏,還不知要惹出多少禍端來。”

清華為難道,“重山是什麼性子我知道,倘若他知曉幽蘭殿是錦書所為,那麼她就真的沒有活路了。若又傳了出去,給朝堂的人知道了,正好給他們以話柄,他們一向都主張斬草除根,一時得了這個機會,還不大做文章,到時侯,清算魏室餘孽一發而不可收拾,連我也未必攔得住,牽連的不止是餘下的魏室族人,怕連我妹妹他們,也難幸免。”

“她既敢做這樣的事,便是留了後路的。一是賭我要還他們家的恩情,二是賭我不想殃及無辜。即便我沒死,也是奈何不了她的。”

盈袖憂心道,“娘娘,往後該當如何?”

清華便道,“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派人多盯著她些,別讓她亂來。這一次我可以不計較,下一次若還是如此,我便不饒了。”

盈袖點頭。

此後過了大約半月,是非又起。

這日晚上,重山照例來了椒房殿,與往日不同的是,他似乎悶悶的,說話也不多,來了便隻坐著,將所有侍從都屏退了。

清華不明就裏,以為是朝堂之事惹他煩心,隻好哄道,“誰又惹你生氣了?難不成,還是為那‘忠心稅’?”

新朝初立,國庫空虛,民間百姓尚在休養生息,自是無法加重稅收來填補。於是皇帝和丞相一合計,便想出了“忠心稅”,專門針對那些貴族富賈,也不是強製的,像是隨份子一般,自己有多少忠心,便出多少銀兩給朝廷,所謂皇帝有難,八方支援。

本來這事原是沒影的,這些人雖然有錢,卻不願意白給人的。清華一想,必要造出一個風頭來,便立馬和景鈺商量了一下,要喬家先做個表率。喬家二叔也犯了難,不知該出多少合適,要景鈺來問,清華便給了個數字二十萬兩白銀。

景鈺一聽,也有些犯怵,二十萬兩,不是拿不出,隻是實在有點多,想著能不能少一些。清華便告訴他,實際隻要他十萬兩,剩下的十萬會借個名目日後還給他,景鈺這才答應了。

又要喬家去聯絡了一些生意上有來往的,也都很慷慨。

眼見皇後的娘家都出了錢,別人也再不好做睜眼瞎的。他們心想,這次幫了朝廷,朝廷總也欠他們一個人情,往後別的項上大約能得到一些方便,雖隨不了喬家那麼多,也都不肯小器了,陸陸續續,大筆的款項就進了皇家的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