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請自來(1 / 3)

太後六十大壽,依清華的意思,要舉國同慶,邀請各方諸侯及皇親來賀壽。

於是,在壽辰半月前,各路人馬已紛紛來了長安,其中便包括以往六國受封的王室子弟,這些人當中,亦隻有白儼一個燕王,其餘都已成一方郡守之子。豫州沒有來人,隻早早送了賀禮。另外的,便是皇親了,好幾位趙姓王爺,從遠處攜了家眷趕了來,喬家自然也來了賀壽的人。

清華這麼一提時,重山便知道了她的用意。

先前鹹陽刺殺一案,還未找到更多線索,但總歸是從這些人來的,所以,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一齊來長安轉一轉,興許能查到些蛛絲馬跡。

豫州沒有來人,倒是清華預料中的,看了豫州送來的禮單,“萬壽如意玉盞一對,香楠壽杖兩柄,南極蟠桃獻壽圖一副,壽與天齊紫香爐一個......”

清華評道,“中規中矩的,倒挺契合豫州現今的景況。”

重山點頭道,“自鹹陽回來,豫州也盯了大半年了,也沒發現什麼動靜。或許慕椋說得對,易川不是那樣的人,是我們疑心了吧。”

清華不同意,道,“有些人藏得深,不是一時看得出來的,還是不要過早下定論了。”

自從錦書堂而皇之地成了容夫人,豫州便不再是清華的禁忌了。她不怕錦書,隻怕豫州有事。

重山想想便道,“聽你的。”

接著他又道,“燕王倒是備了好大的禮,那架雲母千鬆屏,看著就不同凡響。”

清華便笑了道,“陛下待燕國也仁義厚道,燕王隻是禮尚往來而已。”

“對了,你見過他了?”

重山便點頭道,“早些時候見了,他與贏桑一道來的,倒讓我吃了一驚,差點沒認出那便是當年的東秦小皇帝。”

清華依舊笑道,“小桑公子還好嗎?”

重山隨手拿起一塊點心,送到清華嘴邊,又道,“我看著,可比他當皇帝那會兒舒心多了,人也長大了不少,舉止都有幾分燕王的影子。”

清華便想起一些往事來,道,“那些年啊,我不僅恨鄧高,連著他也一起恨了。直到回鹹陽見到他時,我才知道,他隻是個孩子,同我一樣地可憐,那恨意一瞬間就消失了。”

“他如今能這般自在,我也替他高興的。”

“他是不是去了靖侯府了?他此番和燕王一道過來,一定是為了見芙菱的。”

說著,清華便有些擔憂,“就怕他見到芙菱那個樣子,會傷心。”

原來,當年芙菱因在亂軍中受了驚嚇,變得有些癡癡傻傻的,不敢見生人,精神時好時壞,治了這些年,雖把癡傻氣去了,但宛如變了個人,越發不記得先前的事了,清華每每問她,也隻偶爾答得一兩句,自然也不記得自己曾扮小丫頭的事兒了。

清華不禁歎氣道,“也不知道,她還認不認得她哥哥。”

重山便安穩道,“說不定,她見了哥哥,又好了一些。”

他接著便道,“對了,薑家表親明日或可到了,便也安排他們在宮裏住著吧,你們相聚起來也方便一些。”

清華方微微一笑,回道,“說起來這表弟表妹,我還未見過一麵的,自從娘親走後,我們家與舅舅家來往得便不多了,父親說,外祖父當年是極不願意娘親嫁到鹹陽來的,隻是娘親先斬後奏,先與父親成了親,再回稟了外祖父,把外祖父氣得不輕,聽說,頭幾年他年年派人來痛罵父親一頓。”

重山一聽,便笑了,“你這外祖父撒氣的方式,倒是有趣。”

清華便道,“挨罵可不有趣。父親挨了罵,一聲兒也不敢吭的,娘親也不敢,更不敢護著,不然連著一起罵。”

重山便問道,“為什麼罵得這麼凶?難道是舍不得你娘嫁的遠了?”

清華回道,“因為娘親是逃婚來的,原本外祖父準備將她嫁到楚國,誰知偏巧遇上了我父親,娘親便死活也不肯去了,所以才偷跑出來的,可不就把外祖父氣壞了麼。”

重山便笑了,道,“看來你這倔脾氣,也是隨了嶽母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