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獨孤蘭台不但沒事,而那些官場中的人好像都很怕他似的,麵對他時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這件事情一直讓吳大姐想不明白,但她也沒有問。
不過她知道,獨孤蘭台一定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身份。
今看到城樓上的獨孤蘭台,她終於明白,自己的這個弟弟是個大人物,大到連她都不敢想象的人物,不然也不可能和皇上站的這麼近。
看到那個高高在上,和聖母皇帝一起俯看著下萬民的獨孤蘭台,他就像是站在神壇之上的神,看著下蒼生!
吳大姐內心很複雜,但也很高興。
“不管你是人,還是神,都是我的好弟弟!”吳大姐想通之後,溫柔的看著城樓之上的獨孤蘭台。
百姓之中也有很多人認出了獨孤蘭台就是那晚在巷中大發神威的那個少年。
隨即,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的,下麵的百姓們指著獨孤蘭台興奮的個不停。
…
武則玉手一揮,強大的帝王氣場鋪蓋地般,使得城下不過十息,就變得靜悄悄的。
武則坐在龍椅上道:“立武氏七廟於東都,東都改名為神都!”
城下一片歡聲,全都是讚揚武則的話。
洛陽城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都叫東都,後來,從宮裏傳出消息,後娘娘喜歡把洛陽稱做神都,於是一些人們均神都神都的開始叫了開來,一直叫了快一年了,今才算是真正被命名為神都,所以,大家一點都沒有感到奇怪,反而大力讚成。
武則又揚了揚手,道:“其次,追贈文太尉太原武士彠為孝明皇帝,五代祖以下皆封王!”
這個就更正常不過了,女兒當了皇帝,怎麼能忘了自己的父親呢?
接下來,武則就當著城下數萬饒麵,開始大肆封賞武氏子孫。
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納言武攸寧為建昌王,太子通事舍人武攸歸為九江王,司禮卿武重規為高平王,左衛京府中郎將武載德為穎種王,右衛將軍武攸暨為千乘王,司農卿武懿宗為河內王,左千牛中郎將武嗣係為臨川王,右衛勳二府中郎將武攸宜為建安王,尚乘直長武攸望為會稽王,太子通事舍人武攸緒為安平王,武攸止為恒安王!
武承嗣的兒子武延基為南陽王,武延秀為淮陽王!
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為高陽王,武崇烈為新安王!
武承業的兒子武延暉為嗣陳王,武延祚為威安王!
已經死聊武家人也得到了封賞。
比如被武則殺聊武元慶為梁憲王,武元爽被封為魏德王!
這叫什麼?
這就疆一讓道,雞犬升’!
文武百官們看著得到封賞的武家人個個眉開眼笑的,僅沒有一個出來反對的。
而且,下麵的百姓也一個個拍手稱快,他們想的很簡單:“人家一個女人能當上皇帝容易嗎?再了,誰當上皇帝後不是先大肆封賞自己的家人?這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