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年9月日早晨!
剛剛起床的人們,無論是開手機上網,打開電視,收聽廣播,還是翻看報紙,都看到了同樣的一條推送信息或新聞。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創作出《那年那城那人》、《追逐》、《夢》、《我和你》、《十年》等傑出文學作品的邱旭先生,因漸凍人症導致的肺部呼吸衰竭,醫治無效,於今日淩晨三點二十五分去世……”
…………………………………………………………
“都幾點了,還在睡?”
迷迷糊糊的聽到這語氣不悅的聲音,邱旭剛意識到不妙,就聽到啪的一聲響,隨即胸口傳來了火辣辣的疼痛。
他騰的一下起身坐在床上,就看到了異常熟悉,倍感親切,卻又帶著些許陌生的一張臉。
這是一張中年婦人的臉,風韻猶存,雖然臉含慍怒,卻難以讓邱旭真的產生懼意。
眼看這婦人高舉的手又要揮下,邱旭脫口而出道:“媽,媽,別打,別打了。”
“我這就起床……”
到這,邱旭忽然間怔住。
我這是能開口話了?
我這是能活動了?
我不是死了嗎?
“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趕緊的起床吃早飯?”
“也不看看現在都幾點了?”
中年婦人這念念叨叨的不滿聲音,把驚疑的邱旭從懵呆中喚醒。
他怔怔的看著眼前的婦人。
這不就是自己一直以來,在夢境中見到的那位邱旭的媽媽孟穎嗎?
她是這麼的真實,聲音是如此的清晰,再也不像以前夢境中那樣飄忽縹緲。
邱旭又看向房間的四周。
斜對麵牆上掛著一把吉他,牆角胡亂放著一塊滑板,一個籃球,還有兩雙輪滑鞋。
窗戶前擺放著一張有些陳舊的書桌,上麵淩亂著堆放著台燈、台式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水杯、空的飲料瓶、單車頭盔、團成一團的恤等物品。
書桌右側立著一個型書架,在顯要位置擺放著《平麵設計工藝》、《標誌字體設計聖經》、《AbuFae交互設計精髓》等有關設計和電腦的專業書籍。
書架最下方,還放著一整套老舊的《那年那城那人》、《追逐》、《我和你》等世界文學名著必讀叢書。
眼前的這一幕幕景象,是無比熟悉,又帶著異樣的陌生。
之所以熟悉,是因為在邱旭因病被困在輪椅或病床上的二十幾年裏,幾乎每一都會夢到這房間,還有這個同樣叫邱旭的家夥。
從他出娘胎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誇張一點,他人生每一都沒有缺席。
陌生,是因為他每次入夢,夢到這邱旭,都是以旁觀的視角看著他一又一的成長,而且視角還帶著一些模糊和不真切,就像是隔著一層薄薄的紗巾。
如今,卻兀然變成了第一視角。
而且,這視野是如此的清晰;聞到的氣味,也是如此的真實。
邱旭又忍不住抽動了一下鼻子。
這是混合著淡淡的酒味,酸臭味,還有臭鞋的味道?
邱旭一直以為,這持續二三十年,連續不斷的做同一人的夢境,是自己病症,還有人格分裂產生的第二人格等各種原因,形成的一種虛幻的人生經曆。
在某種程度上,這夢境中的模擬人生,是對自己漸凍人病的另一種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