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作祟,孫行者一棍子打死強盜。其實在之前,孫行者的心猿早就浮動。
一路西行,孫行者遇到諸多劫難,最後他發現諸多劫難皆是菩薩佛祖道祖所導致的。心理上的落差與心中的怨氣無法宣泄。
孫行者的心猿已經不再受到他的束縛,脫體而出聚集能量化作六耳獼猴。
孫行者去往龍宮,六耳獼猴原路返回。
豬八戒去化緣,沙僧去打水。玄奘趕走孫行者,他心中有些空蕩蕩的,他一人坐在石頭之上。
如果孫行者在,就是孫行者去化緣,有豬八戒和沙僧陪伴在一旁,也不會一個人坐在這荒郊野外,一人之落寞,誰能體會?
玄奘一抬頭,看到了六耳獼猴,他一臉興奮,但一閃而過。
“你回來做甚,你已經不是我的徒弟了。”玄奘轉過身體,不再看向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說到:“師傅,沒有我你怎麼去西方極樂世界取真經?這一路上多妖魔鬼怪,還是讓我護送師傅去西方極樂世界吧!”
“沒有你,還有八戒和悟淨,你哪來的回哪去,我們以後再無瓜葛。”玄奘對孫行者還是有感情的,但他不願意看到孫行者行殺孽。
在琵琶洞內,玄奘破了色戒。雖然隻有蠍子精和趙江河知道,但玄奘心中依舊有一根刺。趙江河的勸說之下,玄奘自欺欺人,可內心深處依舊有芥蒂。
自己已經破戒,孫行者又跟著再次破戒,這使得玄奘一定要將孫行者趕走。這也是為了告誡自己,自己以後不能再犯戒。
一定要做到零錯誤。
玄奘這一做法可謂是自欺欺人,還將自己的錯一並加在孫行者的身上。對於孫行者來說,所以劫難再起。
玄奘如果沒有將孫行者趕走,孫行者的心猿也不會這麼早脫體化形而出。
玄奘是狠下心來,再也不想見到孫行者,更不願意孫行者做自己的徒弟。六耳獼猴說到:“師傅,那呆子做事不盡心,沙師弟修為又太低了,那有老孫好。沒有老孫,師傅恐怕難到西方極樂世界。”
玄奘背對著六耳獼猴,就是一言不發。
六耳獼猴本就是孫行者的心猿,心猿跳脫,那有什麼耐心可言。見玄奘不出聲,他的雙目之中閃爍出一道凶光。
“既然師傅不願我陪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但做徒弟的不能看著師傅無法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做徒弟的隻能親自送師傅去了。”六耳獼猴的聲音如寒冰一般。
玄奘心頭冒出一種不好的預感,他猛的回頭,隻見六耳獼猴的棒子打在他的身上。一陣劇痛,玄奘失去了知覺。
六耳獼猴拿著行李轉身飛走,唯一留有玄奘一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豬八戒與沙僧化緣打水回來,一見玄奘躺在地上不知生死,行李等不見了。沙僧一臉大驚,這可如何是好。
豬八戒的臉上卻露出了不一樣的神情,他立馬跑到玄奘的身旁,試了試玄奘的生死。原來還沒有死,隻不過是暈過去了。
“師傅還沒有死。”
沙僧將玄奘扶起來,渡了一些靈氣進入玄奘的體內,玄奘慢慢的醒過來。
“師傅,是誰將你打傷的。”沙僧問到。
玄奘說到:“是……是那猴子將我打傷的。”
“大師兄怎麼可能對師傅出手。”沙僧他了解孫行者,知道孫行者是一個重情義之人,就算被玄奘趕走了,心中生出了怨氣,也絕對不會對玄奘動手的。
豬八戒也知道,但他卻說到:“那猴子一向是凶性難斷,他打傷師傅也不是沒有可能。”
玄奘說到:“悟淨,不用說了,難道連那猴子的樣貌都會弄錯嗎?我是親眼看到他手持棒子打在我身上的。”
“也有可能是妖怪變的。”沙僧說到。
豬八戒說到:“如果是妖怪變得,為何沒有將師傅抓走,而是將行李全部拿走了。我看就是那猴子心有怨氣,趁我們不在,故意打傷師傅,又搶走行李,就是為了讓師傅無法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取經。”
沙僧說到:“不可能。”
“不用再說了。”玄奘說到:“那猴子怨我,打傷我,我都不怪,但行李不能沒有。通關牒文還在行李中,沒有通關牒文,我們怎麼通過各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