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凡書院在大穎國雲州之地,其創立者古虛是名滿下的老夫子,他通讀先賢經典,滿腹經綸。最出名的便是他所著的《學問》擠身於先賢之作,為下文人誦讀。
他年少時於四國遊學,四十歲後好為人師,於四國各地收了不少學生,可謂桃李滿下。關鍵這些學生後麵都成為四國治國理政的棟梁之才,居於廟堂高位。一時之間聲名遠揚,文人之師。
在他回到大穎國之後創寧凡書院,拒絕了太上皇的入朝為官的請求。為了表達自己的文人之誌,寧凡書院的院訓為出世而不入俗,以求學問。
自此以後他所教的學生不得做官,隻得在做學問。在民間,亂世之中像是一股清流。寧凡書院內文風自由,不少人以崇尚吳國文風鼎盛時不時發表些喜好吳國的論言讓東方月曦好不頭疼但是礙於寧凡書院是大穎國內特別的存在。不少文人以入寧凡書院,得古夫子教誨為榮。這古夫子在這個時代就是妥妥的教育家,思想家。
古老夫子的文人聲在文人之間可謂一呼百應。而雲州之地百姓對這位老夫子也推崇有加。一時動不了寧凡書院。
此時賈正景出現在這,是否就證明這位老夫子要幹預大穎國的事。這對於東方月曦他們來可不是什麼好事。
錦繡心中意識到如果今日若不是許凡的廚藝令四大門閥在月宴廚藝之比失利,東方月曦與自己一方將陷入何等不利的狀況。這些老狐狸的算盤倒是打的響。
她惱怒自己為何沒有收到一些寧凡書院入局的苗頭,這樣也可做出對策。原本的今日本應圓滿的局麵如今卻變成利益交換。他們不定會對塗辛掌握的戶部進行謀權,原本戶部東方月曦一方就無什麼人,任由四大門閥一方權大。日後財政就徹底掌控在四大門閥手中。總得來,她還是被四大門閥算計了。
東方月曦很不喜,看著賈正景書生意氣風發,此時心中已有計較。從前因大局出發不曾想過這事,但此時寧凡書院入局了,那就休怪她不客氣,動動這不安分的書院了。
隻是這眼前!
賈正景自居文人,不憚權勢,長袍一揮好不瀟灑,他於月夜下來回踱步忽的停下,此時已然胸有成竹:“寧凡藏經閱春秋,人間正道理滄桑。月惜瓊華恐離經,星淡燦爛驚叛道。伊人禍德亂今世,蒼生長根挽憔悴。英雄無淚仗筆誅,乾坤一擲清海晏。”
“賈正景,你好大的膽子。”錦繡眼裏已毫不隱藏自己的殺意。
賈正景身體一冷,正是那日許凡麵對大胡子的殺意的感覺。他臉上蒼白,但還是掙紮的道:“微臣不過是一介書生,師曰,文人正氣。我不過直言不諱,錦才人何必如此。”
這首詩的大意:寧凡書院內不少明經典著記錄著古往近來,卻沒記錄大穎國如今的局麵。月亮的光芒與星光因為如今的大穎國的離經叛道光芒比以前暗淡接近沒有光芒。美麗的女子不守本分禍亂這個世道,如今的百姓個個苦不堪言,總要有人出來改變這個局麵。英雄用筆將這等不平寫出來,最終推翻不公正的統治創造海晏河清的大穎。
就是針對東方月曦,針對女子執政。錦繡自然生氣。東方月曦與她絲毫不差,卻因女子身份被人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