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敬:智能專業的研究生,26歲。
智能專業的研究生,就算在京大,如今也是鳳毛麟角的,往往不足其他專業的十分之一。
隻是就算研究生又如何,要是能力達不到她的要求,自然也不能用。
秦珂翻過他的資料,看到了他遞交的論文。
秦珂通篇看下來,越看越感興趣,看完之後,對文言敬的看法不由改變了一些。
他論文的研究方向是機器“人”,主要研究機器人和人的結合,相互的控製與被處理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
這是一個比較超前的研究理念。
雖然超前,卻早已被證實可行了。
這個簡單一點兒說,就是人如何控製機器去做事,該以什麼角度去看待這個行為,這期間的程序該如何編寫,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實驗結果都寫的很詳細。
雖然他最後的研究結果有些偏差。
到前麵的設想還是可取的。
其實在這個學術課題上,秦珂也是有研究成果的。
最極致的,就是半機器人形態。
文言敬在自己的論文中,就提過將以半機器人形態作為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
不但如此,他對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技術等都十分精通。
可以說就算文言敬的研究還差一些火候,做事稍微衝動,可後來的表現她還算滿意,知錯能改,品行還不錯。
而且好在專業基礎打得十分牢固。
缺點有,優點也是很加分的。
若是給他個機會讓他跳出他原有的思維空間,他應該會是個不錯的幫手。
秦珂將文言敬的資料單獨放到一邊,繼續看其他人的資料。
秦珂工作起來十分投入,一直看到下午四點多,才被一通電話打斷。
是邶餘城打來的。
“在哪?”男人富有磁性的嗓音傳來。
“還在京大呢。”
“那我一會兒下班過去接你。”
“嗯。”
秦珂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才發現這都快五點了,可她這一天下來,總共才看了不到七份資料和論文。
還看的頭昏眼花的。
因為每一份論文她都會用自己的方式演算一遍對方的設想,再用對方的方式演算,最後還會將演算過程和建議寫下來,跟論文放在一起。
這就相當於每看一份論文,就做了一個實驗。
如此下來,能搞完七份,她自己都覺得自己效率賊高。
快速把手上最後一份論文的建議寫完,秦珂拿著其中的六份論文離開了辦公室。
這些資料和論文都在這裏堆了幾個月了,看完了的這幾個還是盡快給他們送回去。
她現在沒得助理,隻能自己跑一趟了。
好在應聘智能研究院職位的,都是理工係的學生,其中智能專業最多。
這幾份秦珂都是先挑著智能專業的看的。
秦珂就偷了個懶,直接跑了一趟智能專業老師的辦公室。
“咚咚。”
“進來。”
秦珂開門進去,見辦公室裏就一個男老師,遂問道,“這位老師您好,請問您是智能專業的老師嗎?”
“是啊,你是那個專業學生?找我有什麼事嗎?”男老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