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把宋老太爺和王陽明張居正放在一起,王承恩沒有感到半點的震驚,反倒是眼眶微微發紅。
倘若大明多幾個宋老太爺這樣的忠臣,大明怎麼還會淪落到今天這般田地。
堂堂的大明國都,竟像個教坊青樓,女真韃子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簡直就是大明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
崇禎突然覺的自己勤奮到瘋狂的勤政,有了更多的意義,不僅是為了大明子民,還為了不辜負宋老太爺這些忠義之士的期望。
崇禎拿起書案上的禦筆,又開始埋頭處理奏章,不過在朱筆勾勒奏章以前寫了四個大字。
“承恩,通知禮部,禦賜宋家一塊牌坊,另外這件事讓左侍郎徐光啟親自去辦,免得中間又出現什麼差池。”
王承恩雙手接過崇禎遞過來的四個大字,心頭巨震,不敢相信的用力眨了一下眼睛。
睜開眼睛,再次看到這四個字,這才確認這四個字是真的:“謹遵聖喻。”
王承恩前往禮部,禮部卻有不少官吏告假,坐著官轎去了一趟京杭大運河。
白山子原先沒把紗線看的太重要,不過就在他準備離開的宋氏織布廠的時候,朱舜找上了他,毫不避諱的說了一部分謀劃。
隻是聽了一部分謀劃,白山子就知道了這件事的重要性,也不去打獵了,當天就去了一趟順天府北麵的河間府。
動用人脈,從緊挨著順天府的河間府,臨時抽調了大量紗線運往宋氏織布廠,今天剛剛裝了一船,便通過京杭大運河朝著京城駛去。
這一艘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商船,卻牽動著很多人的目光,因為朱舜破局的關鍵就在這艘平沙船上。
楊村。
一處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小渡口。
也是進入順天府境內的第一個渡口,酒鋪林立,茶館遍地,很多商船在進入順天府後,基本上都會選擇在這裏休息。
買上一些酒菜,犒勞押送貨物的家丁和船夫。
楊村這個小渡口,平時最多的都是穿著粗布對襟的泥腿子,今天也不知燒了哪炷高香,來了很多的官僚鄉紳。
那些平時見到小吏都點頭哈腰賠笑臉的堂倌們,官轎見了都不止二十頂,還有很多錦繡馬車。
這些官僚鄉紳來了也不吃飯,全部跑到京杭大運河裏看風景去了,那些來來往往的商船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
白家的商船行駛到楊村渡口,就像往常那樣靠岸了,商船上隻留下幾個家丁看守紗線,其餘人在船老大的帶領下,走進了一間常去的酒館。
朱舜手裏拿著一支密涅槍,腰上別著米涅手槍,全副武裝的來到了京杭大運河岸邊。
沒辦法,仇人太多,想殺他的人也太多,小心駛得萬年船。
宋老太爺沒來,實在放心不下粥廠的宋老太爺,帶著家丁去北直隸各個州府的粥廠巡視了,免得有災民吃不上飯。
朱舜身邊跟著五六名宋家家丁,每人手裏拿著一支鳥銃,腰上別著雁翎刀。
本來百戶朱忠義想讓總旗胡瞎子或者總旗楊禿子跟過來,但是他們的巡邏範圍就在王恭局附近,頂多照顧到朱氏紡紗廠,再遠的話就屬於擅離職守了。
朱舜就沒讓他們過來,總不能讓這些一輩子沒有退縮的遼東邊軍,老了落下一個擅離職守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