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為了感謝扭轉宋氏一門命運的朱舜先生,特地買了一頂高檔轎子送給朱舜,朱舜堅決不收,還是騎著崇禎禦賜的那頭小毛驢。
宋家沒有辦法,就專門安排一名馬夫,把朱舜的小毛驢給伺候好了,按照遼東大馬的草料喂養小毛驢,這段時間因為吃的太好了,小毛驢都長出了不少的肥膘。
朱舜來到簡陋的京師大學堂,二弟子宋士意在旁邊的永定河岸邊,搭建了一個棚子,鑽研第二代織布機。
正在攻克第二代織布機的最大難點,由人力改成水力,實現機械化生產。
朱舜走過去看了看,以二弟子宋士意世界級的天才,還是一點進展都沒有。
朱舜笑了笑,沒覺的宋士意進展慢了,要知道1760年發明了的飛梭織布機以後,直到1785年卡特萊特才發明了水力織布機。
中間相隔了二十五年。
英格蘭的紡織業基本實現機械化,卻要到1800年,距離飛梭織布機的發明足足有四十年的時間。
大明還有十幾年就要滅亡了,朱舜肯定等不了四十年。
隻要能在十年以內發明水力織布機、動力織布機,建立完整的近代紡織體係,朱舜就心滿意足了。
朱舜給二弟子宋士意定的目標,是在崇禎十年以前,發明動力織布機。
崇禎十五年,大明的紡織業基本實現機械化。
第一次工業革命各項發明的最大桎梏,其實是各種基礎的物理知識。
蒸汽機的發明,就是因為帕平發明了高壓鍋,首次發現了大氣壓和熱力的物理關係。
紐可門也是明白了蒸汽的體積和溫度之間的函數關係,這才逐步的發明了可以實際應用的第一代蒸汽機,紐可門蒸汽機。
有了初中物理教材,二弟子宋士意就相當於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雖然理論和實踐之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朱舜相信,以二弟子宋士意的聰明才智,最多十年就能根據基礎物理知識,發明動力織布機。
朱舜看完宋士意的進度,離開了永定河岸邊,去京師大學堂看看大弟子宋士慧怎麼樣了。
朱舜剛剛走到京師大學堂門口,愣了一下,幾個月不見,京師大學堂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倒不是京師大學堂怎麼樣了,還是那幾間茅草屋,還是那個籬笆院。
隻是北直隸這片光禿禿的荒地,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綠意,朱舜目測了一下,少說也有五畝地長出了糧食。
全是宋士慧一筐一筐泥土,改造出來的下田。
放眼望去。
京師大學堂的東麵,生長著一望無際的綠油油麥苗。
寒風的吹拂,翻起一層層的綠色波浪。
大弟子宋士慧,黑了,也瘦了。
蹲在一株瘦小的槐樹樹苗下。
默默抽著旱煙。
https://www.biqiuge8.com/book/61809/503573365.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