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真相(二)(1 / 2)

“我們前來西涼並非家族移遷,此處亦非家族府邸。”伏皎起身走去窗邊,微風掠起她臉頰旁淩亂的發絲。

“可還記得在茶樓裏說書先生言事,談西涼如今形勢良好,國泰民安。”當時伏皎確實嗤之以鼻。

“嗯。”我哼聲應和。

“事實並非如此,國事與民生自當不比柴米油鹽這般簡單,民何能深知其中真相?”

“自西涼建國以後,戰事不斷,得其涼公性情沉靜聰慧,又心係國民,在文教及政事上皆有力且善,故西涼有數年穩定。殊不知今日,河西張掖一帶胡人國得前秦勢力逐漸強大,蠢蠢欲動,張掖公左烏蒙欲進軍西上,直逼西涼。”

“你們不是南涼的人嗎?那這與你們有何關係?”我見伏皎一副憂國憂民之態。

“正因南涼地窄人稀,勢力弱下,易成為其大勢之地。固西平王未雨綢繆,派遣樞密司拓跋禎大人之子拓跋文泓出使西涼,為商榷盟交之事,並加封其葉令吳聿。”我糊裏糊塗,聽得半懂,但為了掩飾自己,也隻能裝懂。

“那拓跋仕呢?”

一時沒有回響,我朝伏皎方向看去,她低下頭,翹睫在光下映出陰影,撫著自己的被風吹散的秀發,像是思緒萬千。

“其二人為從兄弟。拓跋禎大人胞弟之子,因其自小習武且隨父親栩衛上將軍出兵征戰過,固派隨拓跋文泓出使,以為周全。於此亂世,不說別國,就算處本國,也難保自身性命。”

“這裏到底存有幾個國家?又是西涼,又是南涼,現在又出現個胡人國。”我被伏皎說懵了,心裏納悶著,“怎麼我這穿越,唐宋元明清哪一個不好,非穿到個不知名的年代,更何況還是亂世。”

“或許有一國統領,而這些隻是少數民族的部落。”我想到這裏是西北地區,拓跋氏又是鮮卑族的姓氏,但隨後又自我否定,“不對,曆史上秦漢朝,魏晉時期所屬少數民族地區都不會以國相稱,不是郡就是州。”我搔搔後腦勺。

“可他們因公事在身,為何要帶上你一女子?”我懶得再多想,問道。

“我……”伏皎欲言又止,麵容惆悵。

“家父失職,西平王降罪於他,王妃為保大哥性命,向西平王求情,然正處此情形下,西平王欲向西涼公表誠意,備一人敬上。”伏皎眺望窗外,說得輕描淡寫。

“如此說來,你自然而然成了那一人。”我不由同情她來,政治獻身,女子在亂世隻是苟活,身不由己。

伏皎坐下來,捏起茶杯抿下一口。我看著她,隻是那張臉讓我覺得熟悉,而她身上散發著的凜凜傲氣,令人不敢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