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每月開發的資源,仍不足夠,沒達到一般古國資源開發的標準。”
        ……
        “什麼問題?”
        陳初見放下奏折問道。
        王鶴鳴回稟道,“陛下,單單如靈礦脈,藏於山脈深穀之中,常人尋找,也不見得能遇到,更遑論各地官員,坐於城池,無法顧及。”
        “昔日,各勢力沒受轄製,常常將尋得的礦脈占為己有,故而,他們舍得人力尋找,而今……!“
        ……
        不用王鶴鳴說。
        陳初見也知曉情況了。
        以前,自己能吃到,積極性自然高。
        如今,大秦掌握,自己吃不到,哪還舍得花功夫。
        就算隱瞞不報,深埋地底,也不會便宜了誰。
        這是集權的弊端。
        眾朝臣亦小聲議論起來。
        陳初見望向王鶴鳴道,“你提了奏折,將事報給朕了,想來你是有解決辦法了。”
        王鶴鳴恭敬道,“各地方積極性不高,更甚者,隱瞞不報,無非是難獲得好處,臣建議,可據此,設立一些獎罰製度,以提高積極性。”
        “甚至可實行合作形勢,調動地方人員的力量發現、開發資源。”
        “比如,若對方發現一條礦脈,可分取一成,如此,在積極性的情況下,更多當地的人,也願意主動去尋找開采,保證資源開發最大化,臣敢以腦袋保證,資源開發至少能提高十倍。”
        ……
        “臣附議!”
        諸葛亮躬身一拜。
        陳初見撚著奏折,思索片刻,對王鶴鳴道,“獎罰製的事,朕準了,具體細節,下去商議定奪。“
        大秦虎師號稱要擴軍八百萬。
        如今雖沒到達。
        加上東盛、陽武損失不少。
        任重而道遠。
        大秦疆域無數,人口億萬萬,不缺人,缺資源。
        此事必須處理好。
        “臣遵旨。”
        王鶴鳴躬身退下。
        陳初見站起身,負手道,“朕不日便要去大荒神殿參與‘祭祀’,朝堂諸事,交由諸葛愛卿處理,仙秦軍機處由國丈處理,原衛尉、包少府協助。”
        “另外,曹正淳,你加派錦衣衛,監察四疆,誰敢搞小動作,先斬後奏,並加派人手,滲透入落星海、天風皇朝等周邊朝國,掌握及時的局勢,回稟朝堂。”
        ……
        “臣遵旨。”
        諸葛亮、王翦、曹正淳等人恭敬道。
        “魯愛卿、李愛卿。”陳初見望向魯班和李時珍,提醒道,“你們交接一下工部、太醫院的事,隨朕同行。”
        大荒祭祀,聽聞要比一些煉丹、煉器等活動,帶上兩人,也算多幾分底氣。
        魯班、李時珍拱手回應道,“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