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父親吳敦是吳尚書的庶出兄弟,吳運自幼不愛讀書,就喜歡走南闖北,吳尚書掌管戶部,所以吳敦也就放任自己兒子闖蕩江湖,說不定能混出個不一樣的前程。
一次,吳運在一次外出闖蕩時遇到未出閣的陳氏,女扮男裝在酒樓喝酒,非但不覺得出格,還覺得該女子非常灑脫,打聽之下,求了父親上門提親。因著是庶出,且兩家也算世交,就同意了這門親事。
而成親後的二人,在兩家的支持下,來到南方海港鯉城,沒想到闖出了一片天地。旗下的酒樓、客棧及珍寶閣從鯉城開回了京城,滿園春成為京城最大的酒樓之一,而珍寶閣更是各類奇珍異寶都有,在京城裏那是出了名的好東西多,權貴富商都喜歡去珍寶閣挑東西。當然這也離不開兩家的實力。要不一個外來的富商想在京城站穩腳跟是幾乎不可能的。
而吳老爺和陳氏,也非常注意維持與兩家的關係,每年的收益吳家本家3成,武成侯家2成,自己5成。
“嗯,放心吧。都計算好了。不過雖然數量少,但是也不著急著賣。酒雖然不會壞,不過這個天氣太熱,如果這個季節趕路,也擔心變味。所以啊,等再過半個月,天氣稍微涼了,再送上京城。今年是林家第一次釀,等明年產量也就上來了。”
“嗯,那就好。你們父子安排好了,我也就不操心了。”
之後,一家人不再討論關於楊梅酒的事情,安靜的吃飯。
一個月之後,吳家運往京城的酒,一共12壇,由吳家管家,吳忠親自負責押解,隨附的是一封吳運的書信和吳成的規劃書。吳運居然一成不改直接寄出。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吳運遠離京城,吳成雖然在準備科舉,但是畢竟還未取得功名,主家對吳成並未有什麼特殊印象。此封信就是老父親希望幫助兒子在主家麵前刷刷存在感,暗示大家自己的下一代家主逐漸成長起來了,也能讓主家更加重視自己,未來一旦吳成科舉成事,自己家這一支才有更大的話語權,家族能走的更長遠。
而吳忠,先是到了吳家,見著了自己老爺吳敦,將吳運的書信呈上,等待老爺的安排。
吳敦看完信之後,立即安排吳敦帶上一壇酒跟著自己到了吳尚書家裏,與吳尚書次子吳遠細說此事。吳遠比吳成大上幾歲,負責家裏在京城的產業。
“三叔,您怎麼來了。”吳遠趕忙上前迎接。雖然三叔是庶出,但因著與父親關係不錯,加上吳運也爭氣,給家裏三成的分子,讓家裏日子比一般清流人家好過很多,加上自己沒有讀書的天份,負責打理經常的產業。之前的香菇吳成也送到京裏來,很是火爆,銀子如流水進來。所以對三叔更加客氣。
“這不吳運送了批好酒進京了,看怎麼在京城打響名頭。我不就來找你商量了嘛。這是吳運的信,你先看看。”
吳遠接過信件打開仔細看了,又看了吳成的方案。沒想到三叔家的孩子成長到這個程度,完全不輸自家在京城裏長大的孩子。看來對三叔家的重視還得提升一個檔次。
“三叔,您看這樣成不。先把酒送到滿園春的地窖。我仔細籌謀籌謀,你放心。這事我一定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