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聖旨(2)(1 / 1)

看著立在一旁的吳掌櫃,吳運招其上前,“吳掌櫃,這半年你的差事辦的極好,能夠發現香菇和龍眼。極好,極好。”

“老爺,您謬讚了。多虧了大少爺,要不是都少爺和林家少爺的關係,小的哪能有機會知道呢。”

“不用謙虛了。這次你的功勞很大,滿園春這些年經營的非常不錯。這樣,滿園春給你5分幹股(5%),你的兩個兒子可以脫離奴籍。”

“老爺,謝謝老爺。謝謝老爺的成全.”吳掌櫃喜極而泣,跪下給吳運重重的磕了幾個響頭。吳掌櫃是吳家的家生子,當年全家和吳運一同背井離鄉來到鯉城,為吳運在鯉城的事業也算立下汗馬功勞,不過功勞再打也不如這次。吳運知道吳掌櫃的心病,這次痛快成全了吳掌櫃。

“起身吧,好好幹.你跟在我身邊這麼多年,我還不知道你心裏想什麼啊.都是家裏老人了,把眼淚擦擦.”吳運看著老夥計.

吳掌櫃磕過頭後,就退下了。走出去的時候,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想著自己自從遇到了林家,這運道太好了。

“秋兄,大喜啊。“吳忠在門外已經聽到了吳掌櫃的嘉獎,替老兄弟高興。吳秋的心病他是知道的,吳秋原名趙秋山,一家最早也不是家生子,吳秋父親因著前朝大旱,家裏老人為了給孩子留口吃的,全部餓死了。後來,吳秋母親也餓死了,隻剩下吳秋父親和吳秋2人。為了活命,一路乞討到京城的二人自賣自身進了吳敦府裏。後來因為自己機靈,被大少爺吳運看中,帶到鯉城做生意。後來夫人安排,娶了夫人身邊的二等丫鬟冬兒,二人成親多年,有了2個小子。隻是自己一直記得父親的囑托,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做回良民,給家裏留下香火。現在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兩個兒子銷了奴籍之後,就可以改回趙姓李。

“老忠,這麼多年,多虧你的關照,也時常在老爺麵前替我美言,這些我都記在心裏。”吳秋深深的鞠了一躬。

“你我相交多年,何必客氣。”

二人到了吳忠的院子裏,把酒言歡,吳秋壓抑多年的心願終於實現,忍不住喝多了。之後被吳忠安排人送回滿園春後院,交給吳秋媳婦。

下午申時,休息好的了王公公,帶著第二道聖旨,來到府衙。鯉城同知李文彥,得到吳家的消息之後,已在府衙等候多時。李文彥沒想到吳家居然有如此通天手段,居然運作成功,將鯉城不知名的果子由陛下親自賜名,隻要龍眼在鯉城甚至閩越郡推行成功,自己的政績肯定是跑不了的,說不定有機會再晉升一階。自己雖然知道鯉城吳家出自京城吳家,但以為就是旁係而已,與吳運的往來也更多是鯉城地方財政相關,還有鯉城的商業畢竟要吳運為首的富商的支持,但萬萬沒想到吳家居然已經入了皇上的眼。而接下來龍眼的推廣也需要他的大力支持,看來還是要走的更近一些才是。

“鯉城同知李文彥接旨,今由鯉城吳家獻上新果,特賜名龍眼。由鯉城同知負責,完成龍眼的培育摘種,所需推廣費用由鯉城稅收負責。如有不逮,定當嚴懲。”

“臣,遵旨。”

李文彥接下聖旨後,又向王公公仔細了解龍眼之相關事宜,李文彥是皇後娘家李家的人,所以才會安排到鯉城這樣一個沿海重要的港口.如果沒有李家的關係,這個位置可是所有派係緊盯著的位置.王公公作為此次宣旨的太監,之所以來這趟差事,也是因為他是皇後身邊的人.李家知道此事對吳家重要,對李家一樣重要,需要安排合適的人前來告知.實際上,隨著王公公來的,還有李家家主的書信,細說龍眼在京城的情況.

此時,李文彥屏退左右,與王公公在書房打聽詳細情況.

“李大人,此次龍眼乃是由戶部尚書吳尚書獻到皇上麵前,皇上之後親自賜名龍眼.並任命戶部農司與鯉城地方,也就是知府大人您,開始研究龍眼的摘種之技,再行推廣.吳家負責采收及進貢之事.”王公公將京中的情況仔細告知,又拿出李家家主吏部尚書的書信,轉交給李文彥.

李文彥看完書信後,才知道家主為何如此重視.戶部掌管天下錢財,賦稅等,而吏部把控著天下官員的考評及任免,兩家平分秋色.而皇後出自李家,太子有李家一般血脈,李家在京城已經是世家翹楚,眾家之首,吳家也不敢與自家別苗頭.畢竟吳家在朝堂上除了吳尚書之外,吳信居戶部郎中,已經算是位高權重了,而其他人都不足為慮.現在如果吳家通過龍眼,得到聖上嘉許,未來龍眼如果大成,吳家就真的簡在帝心了.叔父為自己搶下龍眼的摘種推廣也是為了搶下一份功勞,削弱吳家的功勞.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6619/468551896.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