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鯉城吳運,也研究出了龍眼運輸保鮮的方式,未來不再需要用冰運輸,可極大的降低運輸的成本,更好的推廣到大周朝各地,又是一大喜訊。”吳尚書並沒有說出新方法的保鮮時間,他隻要說出降低成本就行了。至於專供的,繼續用冰就是!!
“哦,真的可以不再用冰?”文帝十分好奇,他可是知道此果貴就貴在運輸上了,成本如此之高,普通百姓是消費不起的。
“千真萬確,皇上。吳運已經開始在實驗了。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從鯉城到蘇州完全沒有問題,至於此法能送到多遠的地方,還有待測試。”吳尚書回稟到。
“如此大好,這樣,我天朝普通百姓也能吃得到如此美味的龍眼了。甚好,甚好。”文帝連續2個甚好,讓吳尚書和吳家幾位二代極為激動。
“皇上,龍眼既然已經大成。鯉城知府功不可沒啊。”李尚書要給自家孩子刷存在感了,看吳尚書小氣的,恨不得李同知不存在。李尚書也知道此事完全是吳家在運作,但是該爭的時候,絕不含糊。
”是的皇上,李同知在過去4年裏極其支持龍眼的摘種,使得龍眼有如此好的產出。接下來,也可由李同知帶領龍眼在其他地方的摘種事宜。不過,花田村林家林良,據李同知在奏報裏所寫,是龍眼種植方麵最專業的農人,此事,也可由林良協助李同知。”吳尚書客觀的說道,該有的功勞皇上是不會看不見的。不過,就是很好心的提了林家,目的也是為了弱化李同知的功勞,無形中讓林家漁翁得利了。
“如此甚好。今年龍眼終於大成,說明老天爺還是眷顧我們大周朝的。”文帝到。
“恭喜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臣們恭賀道。
回到鯉城,吳運正在籌劃著龍眼的推廣事宜。目前用新方法運輸龍眼,基本可以保證5天內的新鮮度。這樣的話,沿著水路和海路,可以送到周邊的郡城和沿岸經濟較好的府城。龍眼作為水果新貴,每年也就可以銷售個2個月,所以吳運也沒安排開新店,而是借著各地的滿園春,接受各府城富商權貴的預訂,價錢高達1兩銀子一斤,作為第一波上市的嚐鮮價。基本上第一波發往各地的龍眼,就沒有在滿園春停留的時間。各家安排的小廝都侯著呢,一到貨就提走,存進家裏的地窖裏。滿園春已經提醒了,如果放進地窖裏,大概可以保鮮3天,如果放入冰窖外頭,大概能報銷5-7天。
花田村今年各村戶家種的龍眼也都大豐收了,雖然當初大家沒把握,各家也就種了3、5顆,畢竟要好幾年才有收成,也有膽大的種了,求著林家給了苗子,陸陸續續種出小一片林子,算是小發了一筆。
吳家對龍眼的統一收購價是50文一斤,畢竟運輸成本太貴,而且為了保鮮,都是帶著樹枝,重量計算不準確。就這樣,,一顆龍眼樹一年產出基本200斤左右,等於1顆龍眼樹能賺10兩銀子,整個花田村,每家至少賺了 30兩,那些膽大的轉的更是盆滿缽滿,一時整個花田村充滿了喜氣。不過花田村也沒有一次性采摘完畢,而是分批采摘,最大程度實現保鮮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