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玥很小的時候,母妃便去了。
那時陛下還不是陛下,人家叫他惠王。
容玥的印象裏,沒有母親,沒有父親。
母親隻是一個很朦朧的概念,而父親——特別忙。
她記得很深的是,那時父親每天都不回王府,給母親守靈的那幾天,都是哥哥陪著她。
國師說哥哥是天生的帝王相,必然是要一生尊貴的。
可是一生尊貴的哥哥去的不明不白,而當時的陛下也沒有要追究到底的意思。
說到底,家裏隻剩她一個。
父親才是多餘的那個。
她不好好讀書,不好好學習公主禮儀,陛下即位封賜的時候,她身為皇帝發妻嫡女,隻得個公主稱號。
沒有封號,直接以名字代替。
相當地不受重視。
那時候照顧她的秦嬤嬤倒是急得很——她怕她一撒手,她的小公主就沒人照顧了。
新皇後很快就來了,皇後對她很好,會幫她暖腳,幫她穿衣服。
那是她小時候為數不多的,很快樂的日子。
可是冬至的時候,她偷偷跑進皇後娘娘的啟鳳殿,手凍得通紅,也開心的哈氣,等著娘娘回來。
可是她沒有等到娘娘,而是看到了一個寫著她生辰的娃娃。
娃娃上麵紮了許多很細很細的小針,要不是秦情每天要練針灸,她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小的東西——那時她覺得很稀奇。
她是不好好讀書,但她不是不識字。
那上頭隻有短短幾句話,她尚且不能理解。
秦嬤嬤知道以後,哭著抱住她,問:“為什麼我的公主命這麼苦啊——”
她拭去嬤嬤眼角的淚,低著聲音說:“嬤嬤,我命不好,母親哥哥也去的早。國師說我不吉利,不如你去伺候容蘭吧。”
容蘭是皇後的女兒,和她打起來的時候,容蘭老吵著嚷著要秦嬤嬤過去伺候。
秦嬤嬤什麼話也不說,就是一直搖頭,哭個不停。
年底了,秦嬤嬤突然病重。
她試了很多方法,甚至去求國師。
秦情還是個醫侍,救不了嬤嬤。
陛下不喜原惠王妃,連帶著不喜嬤嬤,太醫院沒有人敢救嬤嬤。
容玥聽了偏方,說取十指連心直血,讓病重之人服下,再誠心祈求上天,要是上天感動了,嬤嬤就得救了。
容玥取血的時候,因為不清楚命脈所在,差點兒連命都搭上了。
那是她在母親去了之後,第一次見到陛下。
她望著陛下,滿臉是淚,說不出話來。陛下也沒有回過頭來看她,背對她的這個背影格外冰涼。
陛下說:“秦氏隻是一個奴婢,你死了朕無所謂。但,要是皇家血脈是為此等低賤之人而死,朕絕不輕饒。”
要是她死了,陛下會殺了嬤嬤在宮外的家人。
有時候就是這樣,人能在一夜之間長大。
她再去看嬤嬤,嬤嬤已經說不出話了。
看到她麵無血色,手腕纏了厚厚的繃帶,嬤嬤一個勁兒地流眼淚。
嬤嬤混濁的淚水掉到她手上,格外滾燙。
她才知道,原來淚水不都是像她的那樣,冷到能凍僵了臉。
第二天一早,她盯著寒風大雪上山祈求。
那座山,叫黎君山。
通往黎君山的唯一一條路叫天梯,因從山底往上望,看不見盡頭而得名。
她三跪九叩,誠心滿滿。
每一個念頭,都是希望上天救救嬤嬤。
可是她回到宮裏的時候,嬤嬤已經去了。
連屍體,都涼透了。
容玥似乎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結局,一言不發,自己背著嬤嬤去挖坑。
她的手永遠不會像京中閨秀那樣纖細柔軟。
這雙手,在十一歲的時候,就用來埋掉她的最後一個親人。
她再也不信神。
最後是皇後聞訊趕來,幫她好生斂了嬤嬤。
她冷眼看著,隻能握緊拳頭。
她隻是一個十一歲的孩子,宮人們並不刻意忌諱她。
她們說,嬤嬤是被她克死的。
是她非要送什麼花給皇後娘娘,娘娘不滿意,嬤嬤聽了,才趕緊再去采些新鮮的,這麼一腳踩空,摔了一跤,身子就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