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表姐在銀行上班,一個茂州,一個本地江城,大表哥在嶺西首府做保險,表哥在柳市鋼鐵廠當工人。
“都好,孩子都幾歲了,就是沒法去看孫子孫女們。”錢英歎氣的。
李鳴知道自己錯話了,阿姨有心髒病沒法坐車。
江濤握住錢英的手,問:“阿鳴,你對象什麼時候,帶來給阿姨看看?”
錢英期盼的看著,李鳴連忙:“很快的,最遲下個星期回江城見她爸媽,到時路過JD區,我們回進來的。”
江濤轉移話題,仔細問起公司的業績,李鳴耐心的回答細節,這是他第一次和別人起具體的利潤。
江濤家書香世家,母親逃難般改嫁到海邊,新丈夫體弱也早死。
他是長兄,要擔起一家的生計,在改開前能來錢的賤業都幹過,才將弟弟們培養成材。
五叔進政府上班,他就貸款買了兩輛帶掛鬥的貨車,90年代身家百萬,可惜貨車後的掛鬥太長,司機不心壓到一個老人。
老人在醫院是挺了半年,住院費加賠償金,就用了幾十萬,賣了車後,姨父又做起刀具生意。
可意外頻發,沒等江城刀具行業起飛,他就賣廠退行,連帶也將家底掏空給五嬸。
李鳴真的很敬重江濤,他一輩子起起伏伏,人生經驗豐富,走過的路比李鳴吃的飯還多,每次聽他的話,都收獲很多。
“姨父,你還聯係這海邊老家嗎?”
這個老家是指逃難後的老家,另外一個老家隻是傷心地,很少回去。江濤人老卻經驗十足,問道:
“你要找貨源嗎?”
李鳴點頭,江濤很高興,人老了也能幫到後輩,興奮的:“走,現在就帶你回老家膠塘村。”
李鳴卻握著錢英的手,他擔心沒人在家,萬一錢英倒下,都沒人知道,她拍著李鳴的手,到:
“你看到手腕的手環了嗎?這是心率預警器,它定期報告你姨父的手機,海邊很近的,往返不到一個時,我不怕。”
江濤平時也要出門拿藥買菜,都需要幾個時,留錢英在家也沒事,讓李鳴不用太擔心。
兩人都這麼堅定,李鳴就和江濤一起下樓,揮別錢英,開車去膠塘村,去程很快,隻需要幾十分鍾。
李鳴十歲時,去過膠塘村,不過十多年過去,變化極大,路兩旁都是,連綿不斷的果林,不見一片稻田。
“姨父,怎麼都不種田了?”
“08年後,就沒什麼農田了,都改成荔枝、龍眼等等果樹,年輕人不愛種田,果樹收益也比種禾高。”
李鳴了然,靠近月江三角洲的地方,普遍發了財,沒人想著辛苦種田,改成果園收益高,也不那麼費事。
到了村裏,家家都蓋起幾層的別墅,果樹間依稀看到屋角,路上都是硬化路,不時看到垃圾桶。
幹淨的路麵,安靜的村落,建設得非常美麗,除了台風季節,完美的養老地方,江濤沒讓他回老屋。
而是開上沿海公路,堤壩外,連綿的養殖場和紅樹林,視野開闊,海風吹來,讓人精神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