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了幾十支箭,胳膊已經酸痛,李鳴沒往下練,背上複合弓,帶著一身裝備,意氣風發,帶著兩隻去南河。
到南河,不急著深入,反而停船倒下一桶腥臭的魚雜碎,這些魚是投喂魚池內的石斑魚的。
誘餌四散,引來一群魚和螃蟹搶食,一直沒見到大物出現,看來河裏沒有鱷魚,李鳴這才放心,開著鳴風號深入。
一直繞過幾個河灣,島內的河很短,才開了公裏,河寬收緊,水深隻有半米。
被迫停下鳴風號,再深入,可能會擱淺,鳴風號也沒有掉頭的空間。
長木板搭在陸地上,整理裝備,風暴吐著舌頭,要搶先登陸,被李鳴攔住。
“風暴,你和黃,別下船,留在船上警惕。”
風暴一臉不情願,不過兩邊嘴皮被主人搓揉,無奈答應。
李鳴確定全身沒有裸露的地方,武器也沒事,果決踏上木板,第一次深入雨林。
風暴和黃蹲在船舷,耳朵高舉,安靜的看著主人的身影。
雨林的蔓藤和林下蕨類植物特別多,必須用砍刀開路,才一會就累得滿頭大汗。
不過李鳴沒有深入,距離一直保持在能看到鳴風號,這樣遇到危險,兩隻能預警,自己也能及時撤回。
旱季到來,動物都要到河補水,李鳴不一會就找到最大的獸道,取出一個狩獵相機,安裝在15米高的樹上。
將鏡頭對準來路,相機開機,顯示屏出現監控畫麵,開啟紅外抓拍模式,雙重模式共同運行。
接著熟練的在兩岸裝下0個狩獵相機,每個都能自動抓拍0米內經過的大型動物,覆蓋整個河流域。
可惜霧島沒有移動網絡,做不到一個手機APP就能,查看所有監控視屏河和照片。
還要抽出時間,更換電池和內存卡,要一點點看看內存,這些都要花費很多時間。
船出到河口,黃耳朵趴伏,活潑的本性萌發,對著浪花吠叫,風暴更狂野,對著太陽,仰頭嚎叫。
剛好有地籠放在河口,李鳴停船收地籠,今收獲特別多,每個格子都有一隻青蟹,一條地籠5個格子,加起來就是0十多個青蟹。
雖然大半都是奶蟹,不過大蟹也多,一條地籠就有七八隻青蟹,HK區一共抓獲青蟹150斤青蟹。
紅樹林外還有大半地籠沒收,預計加起來青蟹超過50斤。
沒想到河內的青蟹更多,想起河內兩岸的青蟹洞,李鳴估計河的青蟹密度,比淺海還高兩三倍。
之前還發愁淺海,輪放一次地籠後,青蟹產量會降低。
腳下的河,就夠李鳴放兩三個月的地籠,前提是不加地籠,不過空間擴大到800斤,需要的海鮮更多,可能還需要加地籠。
具體海鮮比例,一時也沒想好,風暴船長在催促開船,起船到淺海,收剩下的籠子。
空間翻倍,李鳴大膽收海鮮,收獲青蟹100斤,雜蟹100斤,石斑魚50斤,龍蝦85斤。
龍蝦一直都保持在七八十斤,是可以量產、單價最高的霧島海鮮,空間擴大後,沒理由不擴大捕撈量。
明就采購一批蝦籠,擴大捕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