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岸上,李鳴帶著程子琦去姨父老家吃飯。
鄉下的空氣更適合療養,錢英出院後,一直住在老家。
吃過晚飯,李鳴父子陪著江濤喝茶。
“姨父,我想找個守島的漁民,你有推薦嗎?”
南荷島的使用權歸李鳴,需要請人在島上守著,監督偶爾登島的趕海人。
漁民祖輩都在這片海域生存,不讓漁民登島趕海太過於霸道,李鳴做不出這樣的事。
請人守島,一個是為了告知他們南荷島換主人了,不能在島上隨意生火,破壞植被,留下垃圾;另一個目的,是在漁民出現危險時,島上有人能提供救助。
外海風雨變化無情,漁民一直都有互助的傳統,李鳴作為島主,也有提供救助的義務。
“行啊,村裏的江斤是個實誠的漢子,有二十多年的趕海經驗,守島沒問題。”
“打電話叫他過來。”
沒過一會,問外傳來招呼,“大爺,你找我啥事?”
江濤拉他坐下,“這是我外甥,南荷島被他包了下來,現在找一個守島人。”
江斤咂舌道:“南荷島那麼遠,租了不好辦啊?”
確實是個實誠人,剛認識就替別人考慮,李鳴給他添茶,“斤叔,我敢買島就有把握,現在島上什麼都沒有,守島非常辛苦,每個月給你5千。”
江斤一聽到待遇就點頭答應。
海邊的漁民,每天趕海的收入三百以上,看起來能月入過萬,和陽城的白領工資一樣。
漁民趕海需要漁船、漁網、柴油等高投入的生產資料,每天早晚出海,空餘時間不是修船就是補網,一個月下來,收入不到5千。
守島是苦,一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可5千塊錢,卻是實打實到手的。
而且現在通信發達,島上能玩手機消磨時間,沒想象中的孤苦。
“斤叔,這5千塊錢是給你的補助,島上什麼都沒有,要你自己采買,月底再發工資。”
江斤有點難為情,不願接過那一遝錢。
江濤用長輩的口吻勸他,“你家裏用度大,就別客氣了,以後好好看島就行。”
江斤眼睛發紅的接下5千塊錢。
“老板,明天上島嗎?”
“晚一兩天也行,到時你先去雞東島東碼頭找李七,見不到李七,你就找海鮮收購點的人,他們會定期給你送補給。”
“你有漁船出海嗎?”
“有的,我的小漁船還沒賣,我自己上島就行。”
交代清楚工作,江斤就告辭回家。
農民(漁民)不黃、賭、毒,那麼貧寒困苦的原因都差不多,要麼家裏孩子多,供讀書花錢多致貧;要麼生大病才窮的。
很少有像自詡二代的人說的那樣,“你窮是因為你懶!”
閑聊一會,天色變暗,李鳴一家也就告別江濤和錢英。
“去海鮮加工廠?”李鳴不解的問錢月。
“你姐還在海鮮加工廠,車業放在那裏,不用你們送我們回家。”
錢月知道兒子兒媳還要回陽城,怕耽誤他們的時間,開夜車不安全。
“爸,你駕照下來了嗎?”
“快了,已經過科三了。”李世達對考過科目三特別的滿意,樂嗬嗬的笑起來。
“那給你買輛新車,要大奔還是寶馬?”李鳴調侃道。
“我開麵包車就行,買新車太高調了。”
程子琦在一旁勸道,“麵包車不安全,媽一坐就暈車。買好車就不會暈車,到時你們想去那都方便,周末還可以來陽城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