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別墅,李鳴用無人機偵察漁民的動向,他們分成兩撥人,趕海的趕海,除草的除草。
能主動幹活就行,李鳴就沒太多留意,自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漁民佩戴有定位器,加上生活區密布的紅外線報警器,隻要他們一踏入生活區,李鳴就會立刻得知。
漁民沒多大威脅,不需要時刻監視。
進山伐木成了工作的慣例,李鳴帶著三個小家夥進山散步,也將伐木小道推進1千米。
再過幾天,就能修通到黃金穀的道路,到時可以快捷的進山采金。
下午時分,李鳴再次來到漁村。
漁村附近十多米的雜草已經清空,不過水渠剛動土,效率連國內的建築工人的一半都沒有。
除了必要的休息時間,他們一直都在幹活,沒有偷懶。
李鳴隻能將他們的低效率,歸結於民族性,可能整個拉美的效率都是如此。
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能做到華國速度。
沒多說什麼,留下一些滅蚊蚊香,李鳴回大碼頭生活區。
霧島蚊子特別多,如果沒有蚊香,漁民住一晚就得病。
病人沒法幹活,李鳴還指望他們趕海的,要提供必要的物資。
回到大碼頭,空間收入海鮮,李鳴帶著三個小家夥,直接回庇護所。
今天不用自己趕海,好輕鬆,好爽快!
......
“李鳴,還有旗魚嗎?”
早上8點多,程子琦興匆匆的推開辦公室的門。
???
李鳴一臉問號。
“昨天展賣旗魚,引發轟動,市民排隊購買。218元斤的高價,兩小時賣光,單條旗魚就貢獻6萬多的業績。”
“自媒體在抖音等平台發布的短視頻,點擊超過幾百萬,明琦生鮮店出名了!”
“今早就有好多顧客求購旗魚,好些個自媒體小姐姐探店。”
現在是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有人靠吃屎就能出名,自家店賣幾百斤的旗魚,當然也能引起關注。
李鳴對此不怎麼驚訝,對旗魚的熱賣,更感興趣。
旗魚習性聚群,捕撈起來比劍魚簡單,李鳴昨天也遇到了旗魚群,或許可以定期捕抓?
雖然三百多斤的旗魚,賣出的價格比不上同重的極品海鮮。
但旗魚的眼球效應更大,能吸引更多的人流,讓明琦生鮮的招牌更亮。
國內的旗魚捕撈量很大,南海的漁民在下半年的漁期,經常能抓到旗魚,不過大多是一百多斤的小家夥。
定期提供幾百斤的大旗魚,倒不會顯得很突兀。
“有啊,現在是旗魚捕撈季節,過兩天就有。”
程子琦捧住未婚夫的臉,賞一個長吻。
口水交換後,李鳴拿過她手裏的文件。
明琦生鮮集慧店(首店),9日營業額20萬,和開業時的最高營業額差不多,業績非常喜人。
一家店每天毛利超過6萬,一個月的利潤將近百萬,李鳴沒什麼不滿足的。
“嘉雲店明天開業?”
沒想到第二家店裝修進度那麼快。
“對啊,明天來不及,後天你要弄條大魚做噱頭,爭取新店一炮打響。”
首店非常成功,給程子琦非常大的信心,同時壓力也接踵而來,她很擔心開業時業績不達標。
“我知道了。你們期待別太高,指標訂低一些,有5萬就行。”
5萬的日銷,李鳴是往高估計的,一百多平方的生鮮店能達標,就非常的不錯了。
有上百家分店的勝家連鎖超市,等級最高的A店,四五百平方的麵積,日銷也就五六萬。
明琦生鮮的集慧店日銷十多萬,甚至二十萬,其實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