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點多,霧島海鮮放入海鮮加工廠,李鳴就到魚排灣碼頭,等到早起的易山和李佳奇,三人一起出海去南荷島。
“易山,你一向起這麼早?”
易山睡眼朦朧的吹著海風,“怎麼可能,在學校沒早課時,我都睡到午飯才起床。”說著迷離的眼神,瞟向李佳奇。
開船的李佳奇假裝沒看見,心裏卻腹誹,“大哥,這是社會大學,我是讓你提前感受,社會的毒打。”
“養殖基地,你有大體的規劃了嗎?”
“先建生蠔池,通過我從南澳島帶來的熊本牡蠣母本,培育牡蠣苗。趕在十月底之前,投放牡蠣苗。”
生蠔學名叫牡蠣,海產科研的都叫牡蠣,老百姓習慣叫生蠔。
“如果養殖場的竹筏,來不及建設,就采用灘塗散養法。至於七彩扇貝,冬季即將來臨,時間不夠,先培育母本,到來年春天在育苗。”
等他說完,李鳴才問出疑惑,“都9月了,還能大規模培育熊本生蠔苗?”
“可以的,我們課題組這幾年的實踐,熊本牡蠣的繁育周期,比本土香江牡蠣長,4月到10月都可以繁殖,達6個月時長。”
現在9月中旬了,培育牡蠣苗要20-25天,時間夠緊迫的。
“有什麼要求,你盡管提,我全力配合你。”
聊著工作,南荷島到了,快艇停靠在臨時碼頭。
碼頭和水泥房之間的平地,正在平整土地,因為不能鋪設水泥破壞土壤,工人隻能鋪設木板墊層,後期再鋪一層地板。
預計明天建好,後天鋪設管線,安裝空調等家電。
工期緊、要求高,同樣麵積,普通的移動板房,支出不到20萬。
可眼前的一排板房,就花了60多萬,可把李鳴心疼壞了。
不過南荷島,總不能一直沒有住所,總歸要修一批臨時房過度的。
恰好現在即將度過9月,台風減少,建移動板房的條件成熟,那就借此機會建起來。
趁施工隊在,現在高價修建,能剩一大筆人工費,不然等以後,不給多幾倍的工錢,都沒人願意出遠海,登島幹工。
易山不太滿意,靠近碼頭的灘塗,建培育池,下船後就帶李佳奇沿海岸南下,挑選更好的位置。
李鳴獨自來到石山,再次挖出一個空洞,接著來到島東北的小海灣,放下霧島帶回的熊本生蠔。
南荷島的水溫,大概比霧島海水溫度低1-2度,水質也比霧島差,但願異界來的熊本生蠔能生存。
至於生蠔攜帶的泥土岩石,做好完備的檢測,更是消毒一番,確保安全,又不會破壞生蠔活性,才敢放到海灣裏。
每次現世的新海鮮,李鳴都會檢測一次,確定無危害,且自己親自吃過,才會銷售出去。
要是有問題,李鳴自己先倒黴,還好無數次海鮮檢測,都沒發現問題,不然李鳴得向全國人民謝罪。
沒買南荷島前,李鳴就有移植熊本生蠔的計劃,已經檢測過幾次生蠔,以及生蠔所在海域的水質和土壤成分。
每次檢測都沒有問題,也沒發現病毒和傳染細菌,才敢投放熊本生蠔的。
回到水泥房,易山還沒回來,李鳴給他撥通電話,
“還沒找到位置嗎?”
“沒有,不是水質不好,就是泥質不好。”
“你去東北的小海灣,全島就那裏條件最優越。”
熊本生蠔投放在水深2米的地方,而建培育池,隻在海邊,易山暫時不會發現。
李鳴會不停的投放生蠔,直到在海灣裏,有生蠔成功生存下來。
到那時,會讓易山“偶然”發現生蠔,一種比本土更優質的熊本生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