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 年銷售破億(1 / 2)

早上7點半,3.5米的巨型馬林魚剛拉出冷庫,連剛到公司總部,準備上班的員工,都忍不住圍觀,冷庫前擠滿了人群。

“大家別看了,馬上要送到門店展賣的。”

大老板的話,大家還是聽的,拍照後就散去,大魚得以被叉上冷櫃車,前往門店。

人群散去,李鳴和程子琦、張禾、趙倩三人,在冷庫後的小道慢步。

“馬林魚會在兩家店,分別展賣1小時,然後現場分割兩份,由兩家店平分。至於狗牙金槍,除了魚頭在店裏展示,魚肉由總部加工車間分割好再出售。”

趙倩說完工作,就去巡店,第三、第四家店麵,都在裝修,她每天早上都要去巡查。

張禾有點嫉妒的說,“大魚一直被明琦搶在手裏,我就沒聞過大魚的魚腥味,鳴禾啥時候能拍賣一條大魚?”

程子琦果斷將麻煩,推給未婚夫,“你自己問他,我回去上班。”說完就踏著高跟鞋回去了。

李鳴無奈的攤攤手,“近期每天,隻有2條大魚,鳴禾拿了,也不夠開拍賣會。”

不管旗魚,還是狗牙金槍,國內市場小,單挑魚價值不超過十萬,又很講究新鮮度,不能長時間冷藏,隻有兩條大魚,能開拍賣會的可能性很低。

“那就多搞點紅鮑魚。”

第一次拍賣紅鮑魚後,張禾每天都在小圈子裏,賣5隻紅鮑魚,到今天已經沒有多少存貨了。

小圈子注定沒法保密,越來越多的人得知消息,新老客戶求購,連外省陌生的海鮮同行也打來電話。

鳴禾每天也能,從墨國進口不少紅鮑魚,不過個頭普遍不到2斤,品質更比不上李鳴提供的。

廣闊的新市場,就在眼前,卻沒法占領,張禾很著急。

“原來伏筆在這裏啊?”李鳴聳聳肩,“和你說了,攢貨要時間,運輸過來要時間,要等下個月中才有。”

張禾搖搖頭,放棄追問的意圖,轉而說道,“回辦公室,我們盤點一下公司的賬。”

鳴禾海鮮批發公司的人員組成,司機35人,總部員工15人,總部生鮮加工車間工人18人,江東區海鮮加工廠16人。

加上李鳴和張禾兩人,員工總數達到86人。

大海鮮運輸車改裝完成,一共三輛,負責海鮮加工廠到總部的長途運輸,小冷鏈車13輛,負責配送業務。

司機分兩班,大小車輛負責不同的運輸任務,公司物流體係,初步優化完成。

“9月14日,是鳴禾業績最高的一天,單日銷售達到80萬,這兩天回歸正常,日出貨量15噸,日銷65萬。”

距離年底還有115天,日銷65萬x115,將近7500萬的銷售額,再加上6月到現在的營收,李鳴驚歎道:

“年總銷售額超過1億!”

張禾大笑,“是不是感覺牛逼炸了?”

李鳴和他對一下拳頭,“大半功勞都是你的,年底給你發個大大的紅包。”

“功勞五五開!”

玩梗過後,張禾揮手大方的說,“公司現金超過1000萬,預計年底超過3000萬。要不要提前決算海鮮款給你?”

李鳴沒接話,反而問道,“現金那麼多,你有什麼擴張計劃?”

“接下來就是修煉內功,繼續完善公司架構,擴張物流體係,魚池和冷庫都要擴建。等到11月,澳洲龍蝦捕撈季到,大幹一票。”

國內每年近萬噸的澳龍進口量,張禾早就想吃下一大口份額,創業前期,李鳴答應提供極品澳龍,他一直惦記著。

在霧島海灣趕海,經常能碰到澳龍,抓到也隻能放回大海,李鳴早就想抓一大批賣了,隻是時機不到。

11月近了,就不到45天,到時李鳴也要大幹一場。

“你真能提前預支鳴程海鮮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