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家事(1 / 3)

深夜時分,李麗質因為之前婆婆對待雨婷與二姑子之事,仍處於內心惶惶不安中。

之所以此刻就將王夫人當作婆婆?

是李麗質知道在燕地,燕王的賜婚不但比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更具正當性,而且比那些風光大辦的婚禮更讓人覺得有儀式感(麵子)。

封建大禮的時代中,淩駕諸禮之上的皇室賜婚,其尊貴可想而知。也就是燕王賜婚之話出口的時候,就是她與張輔即刻成婚之刻。對,皇家就這麼高於一切。

李麗質不但知道大哥是過繼過來的,而且還了解大哥與大嫂的婚姻源自大哥生父的一次遇險。

若不是護衛即大嫂的父親舍命相救,大哥生父定然命葬於那次遇險。

所以大哥生父在之後的護衛葬禮中,不但許諾包了護衛一家子的以後生活開支,還主動訂了這親。

由於改朝換代,婆家那段日子顛沛流離。婆婆在一次事故中產後,一年都不曾有孕。

當時的太尉就在他父係族中過繼了一個兒子。聽到大哥的生父表示大哥已經定親,再得知詳情後,太尉當場表示他會認這門親事。

“不應該用太尉,應該用公公”。李麗質暗自糾正。雖然還未見過張玉,但禮數不能因陌生感而荒廢。

後來公公成為燕王良輔,並令大哥即刻迎娶大嫂。婆婆也使勁渾身解數,將大公子的婚禮辦得風風光光……

從非官宦家庭進入婆家這種家庭,大嫂與現在的生活格格不入,很正常。李麗質在熟知婆家情況後,也有不適應感。

而婆家那些姑子們雖然畏懼父母、認可大哥,不敢表露對這大嫂的輕視。但姑子並沒有把有鬧笑話的大嫂,當成真正的大嫂。

因此年齡尚的二姑子得知燕王賜婚,又看到婆婆怒斥雨婷,被嚇壞的二姑子才會情不自禁地叫自己為大嫂。

李麗質不僅認為婆婆如此處理大嫂之事,是正確的。

婆婆處理雨婷那事,她也覺得對的,但她不能忘記雨婷幫過她。所以在此深夜,李麗質仍在燈火通明的花園中想著該如何幫雨婷。

雨婷不但在之前撮合自己與文弼。李麗質也知道這段日子裏,自己在婆家人眼裏能得體大方,正是因為雨婷對她有問必答。

至於二姑子,她現在已在大嫂的和下,與婆婆和好了。大嫂沒或是不敢在婆婆麵前提雨婷。

花園池塘中的睡蓮花香,漸漸地讓李麗質冷靜下來了。

她推斷到婆婆此次罵雨婷,有可能是新仇舊恨一起算。

自己第一次從中門而進,就是雨婷的堅持。雖婆婆現在喜歡自己,但這麼強勢的婆婆豈能容得了曾當了她家的雨婷?

婆婆極有可能是借著此次她占得道理,給雨婷一個好看。李麗質這麼猜測。

她明白婆家沒有雨婷,問題不大。因為整個北平行都司除了中山王之前北伐元朝的明軍外,就是公公帶過來的部眾。

而公公這些部眾的戰鬥力……就這麼想著時,入神的李麗質聽到有人叫自己雨婷。

順著聲音看去,李麗質刹那間就滿臉羞澀。

張輔緊挨著麗質剛站在一起,他鼻尖就傳來麗質身上的女兒氣息。陶醉之間,發現麗質準備站開些,他道:“燕王賜婚之時,我與麗質就已是夫妻”。

李麗質臉上的羞澀雖然更濃,也沒有任何表示,但她已接受張輔如此的緊挨。

“我們之前沒有過真正的交談”。張輔道。

“嗯”。李麗質回道。

“但我第一次見到麗質,有似曾相識之感”完,張輔將頭轉向他的妻子這邊。

沒料到張輔正好親了一下麗質那光潔的額頭,因為李麗質剛才正一臉驚訝地轉頭看向張輔。

雖然兩人都有害羞,但兩人因知道彼此的身份已是夫妻,所以彼此仍是緊挨著。

“這樣吧。我們從互相問對方開始”。張輔繼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