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穎陰會友(1 / 1)

潁川在漢末那可是人才彙集之地,特別是以穎陰荀家為中心的人才更是多得數不清。

如鍾繇,戲忠,荀攸這種隻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而已。

所以別自己被人邀請,哪怕是沒什麼邀請,自己也會前往穎陰,親自拜訪荀家。

沿長社往南,穎水北岸,便是穎陰縣城。

進入縣城後,劉範在荀攸等人的帶領下直接往荀家而去。

到達荀家後,劉範就見門口黑壓壓的一片人,趕緊上前。

“晚生子劉範,怎敢勞煩諸位名士大賢親迎啊”

劉範拜後,荀爽上前扶起劉範。

“冠軍侯才學下聞名,又蕩平兩郡烏桓,三州黃巾,又為黃巾降卒與皇甫嵩當堂相對,才學過人,武功超群又宅心仁厚,心係下,如何不敢當我等親迎”

荀爽扶起劉範,而劉範心中有些波瀾。

感情自己和皇甫嵩對著幹也能傳遍下啊。

實際上這一點並非下皆知,隻是穎陰與長社不遠,加上荀攸等人從中傳信,所以荀爽才知道的。

也讓荀爽對劉範有了新的認識。

“這些隻是外人繆傳,不足為信也,慈明公乃我大漢大儒,在下此來是為聆聽慈明公教誨也”

劉範完,荀爽心花怒放,誰人不想聽他人誇獎。

“冠軍侯不必多禮,裏麵請”

荀爽完,便與劉範一起走進了荀家,荀攸戲忠二人跟隨進入,典韋則帶衛士在外等候,劉範也三令五申不要典韋闖禍。

眾人走進大堂之後,分別坐定,荀爽便開始為劉範一一介紹起來除荀氏另外七龍外,還有鍾家的鍾迪,鍾敷,鍾繇弟弟鍾演,陳家的陳寔,陳紀,陳堪等人。

但是這次劉範見到了最想見的三個人,一個就是後來有水鏡先生之稱的司馬徽,一個是後來曹操首席謀臣的荀彧,還有一個那就是提出九品中正製的陳群。

劉範一一見禮,眾人也跟著回禮。

“今日子能結識諸位大賢,子何其之幸也,請受子一拜”

與諸人見禮後,劉範拜道。

“冠軍侯宅心仁厚,聰慧過人,今日能來,乃我荀家之幸也”

荀衍答道。

眾人也紛紛附和,皆是讚美之詞。

“諸位謬讚了,隻是在下俗務纏身,不能靜心聆聽諸位教誨,非有福之人也”

劉範見諸人讚美自己,也都客套了一句。

“冠軍侯乃我大漢俊傑,也是大漢未來的擎之柱,又豈能靜心讀書,何況冠軍侯身邊還有蔡大家這樣的名師指導,又啟會無讀書之機也”

鍾敷捋了捋胡須,笑了笑。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可惜子無福也”

劉範歎道。

而眾人也對劉範這句名言讚歎不已,唯有荀彧,陳群二人隻是看著劉範,笑了笑。

眾人離去之後,荀彧陳群二人找到了劉範,並將其帶入別院之中。

“冠軍侯剛才,話未全吧”

眾人坐下後,荀彧開口笑道。

“文若兄何必如此見外,我與公達兄,誌才兄,元常兄以兄弟相稱,文若兄與長文兄也可也”

雖然陳群才十四歲,但是已經取了表字。

“且在下隻是感歎為學的時間少也,並無他意”

劉範完,荀彧笑了笑。

“伯玉兄覺得我等好欺否,剛才伯玉所言除去感歎讀書的時間少外,其他並未提及,又如何能全話”

一邊的陳群答道。

“而且伯玉兄似乎也有話,隻是最後吞進去了不是”

陳群完,笑了笑。

“長文兄果然大才也,在下確實未全話,隻因剛才諸位大賢多有讚美,而並未提及,在下又不想顯得過於唐突,故而為盡全話也”

劉範完,二人點了點頭。

“公達曾在信中過伯玉之誌,不知是否屬實”

荀彧問道。

“為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下開太平,此為我之誌也”

劉範完,荀彧二人對視一眼。

“難怪如誌才,公達這般心高氣傲之人也願意留在伯玉身邊,果然不同凡響啊,可惜在下年幼,學業未成,不然在下也願助伯玉一臂之力也”

陳群歎道。

“長文兄不必如此,長文兄若是願意,在下這裏永遠都會有長文兄一席之地”

劉範拉著陳群的手,親切的著,然後看了看荀彧。

“伯玉不要看我,在下之才,現在還幫不了伯玉,何況在下留下穎陰,更能幫助伯玉”

荀彧也笑了笑,劉範點了點頭。

至少今日情誼是結下了,以後要是招攬,也能順利許多。

當夜劉範便在荀府安睡,第二日則告辭眾人,往東而去。

荀彧則書寫了數封書信,交給仆役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