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下山(1 / 2)

日升月落,酒興已了,蕭升和雲中子兩人,辭別了多寶道人後,並肩舉步,在玉宸峰的山道上緩緩而行。

“道友一言不發,似乎有心事?”兩人一路無言,過了許久,雲中子終是忍不住,“貧道見你自從在小院中,聽了多寶道友的話後,就神色有異,心中之事可是與此有關?”

蕭升沉默了半晌,頗有幾分感歎,頷首道:“道友真是慧眼如炬,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你。”

雲中子聞言一笑,寬慰道:“有什麼問題嗎,貧道倒覺得多寶道友的話很有道理,若是三位師長能夠和和氣氣,對你我這些晚輩來說,不也挺好的嗎?”

蕭升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飲酒之時,多寶道人提到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屢屢相爭的問題,預感以此下去遲早會出大事。

便建議雲中子與他一起攜手,同時希望蕭升能勸說太上老君充當中間人,多方努力,一起緩和兩位長輩之間的矛盾。

本著三清情誼為重的念頭,雲中子自無不可,但是蕭升卻非常清楚,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並非簡單的意氣之爭,而是“道義”殊途,通俗點說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元始天尊所立“闡教”,旨在闡述大道之理,雖也是教化眾生,卻更講究順天應命,少沾因果,故而擇徒嚴格,生怕影響了大教氣運。

而“截教”的教義就激進廣大許多,為眾生請命,截取那一線生機,通天教主的本意與氣魄,怕是要為天下之師。想洪荒生靈何止億萬,因果注定牽連不斷。

以此度之,兩人的矛盾並不全是因為個性,而是自立教起就埋下了,隻要三教氣運聚於一體,昆侖山上就始終不會安寧。

所以,即便多寶道人心心念念,蕭升和雲中子情真意誠,也都無能扭轉這一大勢。

“道友,你說會不會有一天,咱們中間就有人離開昆侖山了?”雲中子喃喃道。

“你是怎麼……怎麼會有這種想法?”蕭升心中一緊,對雲中子通透天機的眼光感到震驚,但表麵還是裝作一臉茫然的樣子。

“哈哈,貧道就是聽了多寶道友的話,沒來由地瞎想而已,不提也罷,不提也罷。”雲中子擺袖笑道,“道友接下來是要繼續回八景宮閉關苦修,還是有其他什麼打算?”

蕭升沉吟一聲,緩緩道:“貧道心中有感,所以準備下山走一遭。”

這幾日之中,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縈繞在心頭,令他無法靜下心來參悟道法。

“道友福澤一向深厚,隻怕又要有什麼了不得機緣了,貧道可是羨慕得緊咧,在此先行恭賀了。”蕭升知道雲中子是在故意說笑,緩解先前話題引起的壓抑氣氛。

兩人一番言語,說說笑笑,沒多久已是到了山下,這才分開。

回到八景宮時,太上老君尚未從三清殿回返,僅有玄都大法師在宮門前的梅樹下喂鶴。

“大師兄,你怎麼不在三清殿?”

三清聖人收徒乃是千載難逢的大事,按理說大弟子都應該身邊伺候,就連多寶道人也是看到太極陣被收後,連忙散了酒局,駕雲趕去了三清殿。

“是師弟回來了,師尊有過吩咐,說沒有和他有緣之人,所以就不用去為兄隨侍。”玄都大法師解釋道。

蕭升點了點頭,是了,上次他拜師之時,玄都大法師就沒有出現,看來要不是他急中生智,平白牽扯了一段緣分,太上老君是不打算收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