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兵器坊
石斌本以為沒有十天半個月,不催上兩三次,不再送點東西那些兵器匠人是不會到自己這來的。
卻沒想到那王管事雖然貪財,但也言而有信,第二天就把十個火器匠人送了過來。謝強兵做了審核稱他們都是技術熟練的匠人,認為石斌這錢花得值。
聽到這些後,石斌如獲至寶,並吩咐王三再包十兩銀子給王管事送去。算是和他交個朋友套點交情,方便以後再請他幫忙,而且省得讓他以為自己太市儈了。
雖說王三並不想再出這十兩銀子,不過的確是這麼個道理,就是放在他自己那他也會這麼做,所以立刻就包了十兩銀子給王管事送了去。
王管事本以為這筆生意做完自己與石斌之間也就剩點頭之交了。但見石斌又托人送來銀子,王管事喜出望外。
自己收了石斌那麼多好處自己也不過幫了個小忙,在名冊上劃了兩筆而已,王管事多少也有點不好意思,於是承諾道以後如果還需要這方麵幫忙隻管開口就是。
有了這個承諾王三也是大喜過望,雖然隻是口頭的,但以王管事的人品來說多半能兌現。
臨走前,王三拉著他又喝了頓酒,王三比石斌更會套交情,兩人沒喝幾杯立刻成了兄弟,雖然還隻是酒肉的。
不過這酒肉朋友還有點熱心,趁著酒勁一再叮囑王三要石斌注意保密。因為如果泄密他自己最多就是罰點銀子,而石斌則很可能要充軍發配,如果運氣不好甚至要丟了性命。
石斌這邊暫時安頓了這些匠人後立刻就召集幾個兄弟去商議建立兵器坊的具體事宜。
幾人都同意將匠人和其家屬的居住地就建在兵器坊旁,這樣一來方便工作和保密。
本以為這種被限製自由的生活環境會讓這些匠戶非常反感,卻沒想到他們完全不以為意,反而笑道這樣的生活正是他們期望的。
原來是大宋烽煙四起,他們認為恐怕再難找到一塊像兵器坊一樣安靜生活的地方了。
安撫好民心後,幾人討論一番,認為這種事關重大的工廠絕對不能建在顯眼的地方但也不能建在過於閉塞的地方,而且附近要有豐富鐵礦和煤礦。
好在荊州的礦產資源還算豐富,雖然沒有大的鐵礦和煤礦,但還是有不少,足夠石斌開采出來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將這兵器坊具體建在哪卻有些讓人犯難。
王三想把兵器坊建在裏官道不遠的鐵礦附近,官道附近交通方便,離鐵礦這個重要的原料產地還近,應該是個不錯的方案。
易俊這個盜墓賊則想把兵器坊建在城外廢舊的廟中,這樣好管理而且不引人注意。
李剛和劉霄兩個水匪則提議將兵器坊建在河岸後的山穀之中,這樣容易運輸原料,隻有趙剛在一旁聽著提不出意見。
各人所提都各有道理,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官道雖然交通還便利,但是來來往往運送原料也很容易引人注意。而在建廢舊的廟中最不利的就離城太近,偶爾還是會有香客前來拜佛。在河岸後的山穀之中建兵器坊似乎是最好的提議。
不過還是稍微改動了下這個方案,最後決定把兵器坊建在荊州城外荊襄河邊的丘陵裏,這樣既容易運輸原料又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荊襄河本就不是一條大河,來往的船隻就不會很多,這就大大減少了水運時被發現的可能;丘陵之中雖然都隻是一些小山包,但正是這些小山包就擋住了人們的視野,看不到另一邊的任何情況。如此一來,便是既方便又方便。